有耳的,打開心門聽吧!
依五十五 10~11;羅八 18~23;瑪十三 1~23
默想
瑪竇福音記載七個天國的比喻;今日福音,撒種的比喻是
第一個。
比喻,是表達真理極有力的媒介;耶穌奧妙的道理,往往
隱含在比喻中,留待人開放心靈去「悟」。
今日,撒種的比喻很妙;人可從撒種者、種子或田地的角
度去悟。
誰是撒種者?
他,可以是基督;也可指為基督傳福音的人。
比喻中的撒種者似乎很不小心,有浪費種子之嫌。
為甚麼不選擇好地才撒種?
基督並沒有選擇好地才撒,祂在不理想的環境中仍舊去撒
種。
猶太人亡了國幾百年,對 天主許諾的實現不是太熱中;
期待默西亞來臨,往往是掛在口邊的信仰術語;人們寄望
政治的改革多於屬靈的皈依。
耶穌並沒有氣餒,祂依舊去撒種。
以後的撒種者也要如此,不論合時、不合時,不要理會領
洗數字顯示成效如何低,儘管去撒罷。
天主希望我們繼續撒、撒、撒……。
較少人注意比喻中的種子本身;其實,種子非常重要,它
是 天主的聖言、是力量的泉源。
撒種者要緊記,不要讓成就沖昏了頭腦,以為是自己的口
才吸引著聽眾,受歡迎的程度使自己飄飄然。
改變人心的,是 天主聖言。
不管情況如何惡劣, 天主聖言自有不可抗拒的能力。
正如依撒意亞先知所說:「 天主的話,不是空口白話,
祂必要完成我的旨意,執行我所指定的任務」。
撒種者必需相信聖言的力量, 天主自會照顧一切,誰能
抵抗 上主?
比喻的重心可能放在土地上。
雖然,撒種者是基督,做為種子的聖言有改變人心的力量
;但是,做為土地的聽眾,他們的參與和接受程度也影響
著結果。
天國既是一個奧祕,聽眾不能只是旁觀者,旁觀者不會明
白奧祕;人必需參與奧祕,才能進入信仰深處。
比喻提醒聽眾,反問自己究竟是那一種土地:
(一)路旁
這是完全的抗拒;這些人對基督本人或 天主聖言有極大
偏見,看聖經也只是存心找破綻;心態是:「從納匝肋還
能出甚麼好事呢?」(若一46)
(二)石頭地
這是膚淺的接受,帶附和性質;有點趁高興,人有我有,
信仰只是生活上的裝飾; 天主在自己生命中的優次甚低
,一有困難便先放棄。
(三)荊棘中
有心接受,無奈,抵擋不住眼前物質的誘惑。
福音價值雖好,卻不及物質財富那麼實惠、感受那麼強烈
。反正福音價值是永久的,不在乎多等一會;待我建立好
經濟基礎,一定會尊重它;這是現代人的誘惑。
(四)好地裏
開放接受 天主的道,也有程度上的分別,有一倍、有六
十倍、有三十倍的果實。
今日, 天主的話再一次來到我們心中;我們能是撒種者
,也能是田地。
至於,果實落誰家,就要我們去悟比喻的話:「有耳的,
聽吧!」
這句話充滿玄機,雙方都有主動;被動的聽是不足夠的,
還要主動地打開自己的心,讓 天主的話印到自己的心上
,接受祂的挑戰,才會開花結果。
人人都有耳聽,這是不夠的;還要「有耳的,打開心門聽
吧!」 作者 吳智勳神父
反省與實踐
1. 今日福音中,耶穌提到「撒種」的比喻;事實上,在生
活中,你我都可能是撒種者;然而,做是一回事,做得
好又是另一回事;我知道要怎麼做一位稱職的撒種者嗎
?請再默想福音, 天主聖言會帶領我們找到方向。
2. 福音中也提到種子落在地上的不同結果;請反省自問:
我是否有每日讀經的習慣?
我是以什麼態度面對 天主聖言的來臨?
我是不是努力在生活中實踐主基督的教導?
信友禱詞
1. 請為教友的信仰生活祈禱
仁慈的 天主,求禰賜給我們所需的恩寵,使我們主動
打開心房,以虔敬的心迎接 天主聖言到我們心中;也
求禰以聖言淨化我們,讓我們積極地將所領受的與他人
分享,幫助其他的人找到 天主。
2. 請為宣揚福音的福傳員祈禱
求主降福他們、光照他們,使他們從禰的聖言中獲得所
需的智慧和力量;並且,以言以行去幫助其他人認識福
音的價值,勇於面對生活上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