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使我們更自由
歐二 16-17,21-22;格後三 1-6;谷二 18-22
默想
今日福音記載,有人問耶穌,為甚麼,祂的門徒不齋戒?耶穌的回答直指
齋戒的真正意義;齋戒,是以色列人的傳統,法律規定每年的贖罪節,是
「全休息的安息日,應克己苦身,這是永久的法令」(肋十六31)。
不過,這種每年一次的齋戒規定,到了法利塞人的手中,變成每星期守齋
兩次,好炫耀自己是何等刻苦、何等愛護法律、何等與眾不同。
耶穌並非不守齋戒法律的人,祂有四十天禁食的記錄(瑪三 2);可是,
祂要人明白齋戒的精神與目的。
沒有信仰的人都能明白克己節制的重要,否則,會成為慾望的奴隸。
孔子要求不同年紀的人各有節制:「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
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
得」。(《論語》季氏)
孟子認識人有各樣的慾望,他並不要求人絕慾,而要人節制慾念:「養心
莫善於寡慾」(《孟子》盡心下)。
有理性的人理解到,適量的節制克己能確保自己做主,不受物慾支配。
食與色,本是自然需求;倘若暴飲暴食,放縱性慾,意志力被削弱,往往
欲罷不能,做成貪饕、酗酒、濫交的後果。
基督徒的克己齋戒,不光是為了控制慾念,更是為得心靈的自由。
教父聖奧思定曾說:「人能不犯罪,比人能犯罪是更自由」。
想做就去做,並不表示人是自由的;他可能是被本能支配的可憐蟲而已;
能夠控制本能的人,有更大的內心自由;內心的自由使人更進一步接近
天主。這也是基督徒克己齋戒的最終目的~~~~走向 天主。
法利塞人禁食時愁眉苦面,讓人知道他在禁食,就失去禁食的目的了。
同樣,如果,我們守齋時不吃熱血動物的肉,卻興緻勃勃地到西貢吃海鮮
,亦失去守齋的精神,只是為守齋而守齋而已。
耶穌的門徒不齋戒,因為,有耶穌在一起;目的既已達到,方法可暫時擱
置。耶穌自喻為新郎,把門徒比喻為伴郎,在婚宴中沒有人需要守齋的,
好能分享婚宴的喜樂。這裡有一明顯訊息,基督信仰是講求喜樂的,耶穌
並不強調苦,祂願意人喜樂,祂也分享別人的喜樂。與耶穌在一起是一件
喜樂的事;信仰,沒有喜樂,只有責任是不健康的,遲早會出問題。
信仰生活經驗不到基督,感受不到祂的臨在時,勿忘祂的吩咐:「當新郎
從他們中被劫去時,那時,他們就要禁食了」。
守齋克己助人從情慾的束縛中釋放出來,好能使人容易地、自由地走向
天主。這種克己使人從 天主那裡得到力量,擊敗黑暗的勢力,抗拒魔鬼
的誘感;難怪,耶穌曾教門徒以祈禱和禁食去驅逐魔鬼:「這類魔鬼非用
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去的」(瑪十七 21)。
「新酒應該裝在新皮囊裡」;耶穌的話提醒我們,要以新精神去整理自己
的信仰生活,不要為克己而克己;有耶穌在一起,就不用克己;克己,是
使自己更自由地走向 天主。 ( 作者 吳智勳神父 )
反省與實踐
原來,人能不犯罪,比人能犯罪是更自由!你希望能在生活中去體驗不被
本能所駕馭,反使自己的內心能自由地接近 天主嗎?
這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有耶穌在一起就不用克已;克己,是使自己更自
由地走向 天主。當你的信仰生活中經驗不到 天主時,我們要反省一下
,是那些慾望支配了我們?我當如何守齋克己,好使我能從黑暗中被釋放
出來?
信友禱詞
請為不常進堂的教友祈禱
望 上主以禰慈悲的心懷引導他們的心回轉向禰及禰的教會;我們也為因
著升學壓力而不鼓勵子女進堂或參與教堂青年活動的父母祈禱;懇求禰幫
助這些父母了解,唯有禰是他們及他們子女幸福的泉源,讓他們體驗到信
仰生活的培養對子女的一生有莫大的助益。
請為活在罪中之樂無法自拔的人們祈禱
懇請 天主憐憫他們、赦免他們,用禰慈愛溫柔的言語治癒他們,使他們
能經驗到禰恩寵的釋放能力,能勇敢地站起來、脫離罪惡的捆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