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座四旬期避靜第三場默想:

 

發現並詮釋對    天主的渴求

 

月十九日下午,在羅馬近郊阿里恰(Ariccia)小鎮

,神學家托倫蒂諾(Josè Tolentino de Mendonça

神父為教宗方濟各和聖座神長們帶領今年四旬期避靜

第三場默想,主題是「我覺察到自己口渴」。

為了準備心靈,詮釋我們心中對        天主的渴望,加以

默觀和培養,從而將渴求的靈修發揚光大,托倫蒂諾

神父闡明,「接觸自身的渴求絕非一件易事;但是,

若不如此,靈修生活就會與我們的現實脫節」。

我們應當放下恐懼,承認自己的渴求;為此,托倫蒂

諾神父首先呼籲,切莫使信仰變得過於理性。

「過去幾個世紀的神學,長期討論啟蒙主義所提出的

問題以及傾向於討論浪漫主義所提之事,諸如集體和

個人的身分、主體的浮現等等。

我們關注的大多是信仰經驗在理性層面的可信度,卻

不是它在生命、人類學和情感層面的可信度;我們重

理性、輕感性,將我們情感世界的財富拋諸腦後」。

然而,「人類是眾多情感、心理、心靈以及所有必需

意識到的成分之綜合體」,討論渴求等同於探討真實

的生命,對經驗、而非對概念有所啟發;因此,我們

必需拋開日常的怠惰,承認自己的口渴,因為,這是

領受生命之水的必要條件。

在意識到自身的渴求之後,就得詮釋我們內在的這份

要;在這個階段中,務必將渴望和單純的需求區分

開來,後者藉著擁有物品便得到平撫和滿足,前者則

不然。

「渴望,是永遠無法完全滿足的匱乏,它是一股張力

、是一直敞開的傷口、向他者永不止息的一種展露;

渴望是令我們超越的盼望,渴望的無盡就是對無盡的

渴望」。

托倫蒂諾神父指出,「人類的渴望與動物的渴望截然

不同」;身為人類,意味著「感受到生命取決於這份

認同,而非任何其它事物」。

然而,在資本社會中,人的切望受到抑制,資本社會

貪婪地濫用那些想要滿足需求的衝動,消除人類典型

的渴求與渴望。

當愉悅、熱情、喜樂在放縱的消費主義中消耗殆盡時

,渴求也就隨之熄滅,生活便喪失願景。

《聖詠》第42篇寫道:「        天主,我的靈魂渴慕禰,

真好像牝鹿渴慕溪水」;托倫蒂諾神父引用這段經文

來激勵眾人因渴慕        天主就尋求解渴。

倘若,以愛心默觀世界,就會發現這由衷的渴望遍佈

整個受造界。

此外,我們也要將渴求的靈修發揚光大;渴望的經驗

不是所有權的憑證或者擁有的方式,反倒是一種乞求

的狀態;信徒就是乞求慈悲的人。

最後,托倫蒂諾神父尤其鼓勵牧者們與自己的脆弱修

和;擁抱自身的脆弱意味著進入那想得到認同和觸摸

的渴望,如同接近耶穌的癩病人(瑪八     3)、伯多祿

發燒臥床的岳母(瑪八15)、患血漏病長達十二年的

婦人(瑪九20)以及那些喊說「達味之子!可憐我們

吧!」的人(瑪九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