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孩子在我們中間
馬爾谷福音 九 30~37
薛恩博樞機 著 丁穎達教授 譯
默想:
門徒們竟堂而皇之地在耶穌面前爭地位;耶穌問祂的門徒說:「你們在路上
爭論了甚麼?」
耶穌簡單的一句話,問得他們個個啞口無言。
我們可以想像,他們是因為不敢承認自己在路上爭論的話題,羞愧地無言以
對;他們做了件迄今即使在教會內、在基督徒當中都經常發生的事:「彼此
爭論誰最大」!
誰最大、最好、最成功呢?
我們總是在這問題上打轉!我們常常想方設法往上爬,甚至,為了攀登頂峰
,不惜把別人往下踹。或者,我們常常千方百計讓自己成為鎂光燈的焦點,
卻有意無意使別人黯淡無光...
宗徒們承認自己荒誕行為的坦率程度,同樣令人驚奇無比;對我來說,這是
四福音可靠性、確實性的最強證據之一。
聖史們沒有給我們糖衣包裹的故事,他們筆觸所描繪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物
。不僅如此,他們還指引我們,怎樣才能脫離自我中心的舊習慣,怎樣才能
克服愚蠢的「我最大、我最好」的舊心態。
那恰好是今天福音的背景;耶穌與祂的門徒們一起行走,遠離人群,因為,
祂要親自釐清一些重要的事情。
當然,祂從頭起就講了一些令他們聽得莫名其妙的話;因為,祂說,自己將
遭受可怕的痛苦,將被人用暴力殺害;還說自己不但不會就此死掉,反而會
再復活。
門徒們聽不明白耶穌的話,又沒有勇氣詢問祂。
或許,他們故意不想搞懂;否則,一旦搞懂了,他們就得改變自己的態度和
生活方式;或許,他們目前寧可繼續爭風吃醋...。
不過,到後來,他們真的懂了,並且,追隨了耶穌的道路;甚至,心甘情願
為祂、為全人類付出自己的性命。
那就是被記載傳承下來的、那就是耶穌要向門徒們講清楚的、也是祂自己身
先士卒的,其結論是:誰最大,不在於誰自我表現得最重要,或是,誰一帆
風順地高升;誰最大,取決於誰學會怎樣去服務。
的確,這乍看起來,好像不可能。
確實,在人群當中,強者為王的現象普遍存在;誰若想出人頭地的話,就必
須維護自己的權益,排擠其他有野心的人。但是,真的必須如此嗎?
為甚麼最好的領袖不是真正關心同僚的人呢?
為甚麼最成功的企業不是有健全、紮實團隊環境的地方,而是「等級森嚴」
、剝奪一切喜悅與樂趣的地方呢?
為甚麼最理想的父母不是那些不以自己或自己的事業為重,而是陪伴孩子們
成長,確保他們被愛(也獲得成功)的人呢?
耶穌為我們指出一條遠離傲慢的道路;祂把一個小孩子放在我們中間,然後
,抱起他來,好像要對我們說:「忘了你們的惟我獨尊;學學孩子們,反璞
歸真吧!你們應該彼此包容,就像我抱起這孩子一樣!
也許,在我們行走的時候,應該談談這些,而不是彼此爭論誰最大。」
反省與行動:
我常希望成為「老大」嗎?是為服務?還是虛榮心?
我願意像孩子一樣,沒有區別心和競爭心嗎?
當我犯了錯誤,能夠毫不遮掩,讓它如實呈現,像宗徒們一樣嗎?
禱文:
請為基督徒祈禱
我們都願意成聖,卻常不自覺地陷溺在人的軟弱中;祈求仁慈的
上主時時光照我們,讓我們看清,唯有反璞歸真,如同孩子,並跟隨基督,
不斷自我犧牲、成全他人,才是真正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