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尊嚴在於他是有價值的
聆聽聖言
若十三 16~20
那時候,耶穌給門徒們洗腳以後說:「我實實在
在告訴你們,沒有僕人大過主人的,也沒有奉使
的大過派遣他的;你們既知道了這些事,如果實
行,便是有福的。
我不是說你們全體,我認識我所揀選的;但是,
經上所記載的必須應驗:『吃過我飯的人也舉腳
踢我』。
就在現在、事未發生以前,我告訴你們,好叫事
發生以後,你們相信我就是那一位。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凡接待我所派遣的,就是
接待我;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派遣我來的」。
釋經小幫手
相信很多人認同耶穌説的這句話:「沒有僕人大
過主人的,也沒有奉使的大過派遣他的」;這是
因爲,在人類社會,包括華人社會,階級扮演了
很重要的角色。
儒家思想鼓勵不同階級、身分的人各盡職責。
在這個階級社會裡,階級上者對下者具有責任,
階級下者對上者需要以忠誠服從;然而,階級制
度的思想卻被有權勢者濫用,逼迫階級下層的人
接受不公平的對待。
在福音中,耶穌承認社會階級的存在,祂卻以師
父的身分洗了門徒的腳,完全和祂所説的道理不
吻合;難道,耶穌還有更深的道理要啓示給門徒?
耶穌意識到,人們之所以特別在意社會地位,是
因爲認爲階級愈高就愈有尊嚴、地位、特權;然
而,耶穌謙卑地為門徒洗腳是告訴我們:一人的
尊嚴不在於他的身分、權威、地位或責任,卻是
我們是否清楚自己的所做所爲是有意義、有價值
的。
如果,我們做卑賤、卻有意義的事,這也能讓我
們充滿幸福感。
在今天的經文中,耶穌也說:「凡接待我所派遣
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派遣我
來的」;比起階級,耶穌更希望我們培養接待文
化。
若我們社會地位高,就學會彎下腰,用愛德幫助
卑微的人。
若我們地位比較低,也不需要自卑;因爲,我們
依然可以用自己的熱情和善良接待每一個人,就
如接待耶穌一樣。
品嚐聖言
默想:耶穌對你說:「你們既知道了這些事,如
果實行,便是有福的」。
活出聖言
當你要用權威待人時,先默想耶穌會如何去接待
這人,並照著去做。
全心祈禱
主耶穌,感謝禰教我如何超越社會的價值,讓我
活得更有愛、更幸福。
歡迎收聽語音檔,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 !
©2022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
歡迎使用,請表明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