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日、當天彌撒福音記述保祿皈依的經歷;
教宗方濟各講述順從 上主聲音的價值,他說,
保祿從迫害基督徒成為外邦人的宗徒,雖然性格
執拗,心靈卻不如此。
五月十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
彌撒,科托倫戈( Cottolengo )修會的修女們
在慶祝入會五十周年金慶的機會上特別來梵蒂岡
參加了這台彌撒,幾位在義大利服務的厄立特里
亞神父也在場;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勉勵他們效法
蒙召皈依的保祿,聆聽和順從 天主的聲音。
在當天選讀的讀經一《宗徒大事錄》中,敘述了
塔爾索人掃祿的皈依經歷,他曾是迫害基督徒的
人,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聽到 上主的召叫,
改變了自己的生命。
教宗說,掃祿的皈依在救恩史上翻開了新的一頁
,表明這救恩也面向那些不是以色列人的異教徒
、外邦人;簡言之,就是向教會的普世性敞開了
大門。
保祿雙目失明,留在大馬士革三天,不吃、不喝
,直到 上主打發阿納尼雅前來使他恢復了視力
,得以開啓皈依的旅程;在充滿了聖神後,立即
去宣講復活的耶穌。
教宗說,保祿是位堅強的人,愛 天主,也熱愛
法律的純正性;但是,他正直,即便他脾氣不好
,卻言行一致。
保祿首先是位言行一致的人;因為,他向
天主敞開心門。
若說他迫害基督徒;因為,他當時堅信那是
天主的旨意。
他對 天主之家的純正性和 天主的光榮充滿熱
誠,向 上主的聲音敞開心扉;他敢於冒風險,
奮勇向前。
此外,保祿也是位溫順的人,懂得順從,不固執。
教宗表明,或許,保祿的性格執拗;但是,心靈
卻不如此。
他接納 天主的提示,雖然憑著赤膽忠心搜捕和
屠殺基督徒;但是,一聽到 上主的聲音,就如
同孩童那樣,由別人來引領。
保祿不再提及他過去的那些信念,只等待
上主的聲音:『主,我該做什麽?』
他前往大馬士革去會晤另一位溫順的人,像孩童
那樣聽他講道並接受了洗禮。
教宗於是對在場的修女和司鐸們說:「今天,我
願意透過你們感謝許多勇敢的男人和女人,他們
冒著生命的風險奮勇向前,在教會的生活中尋找
新道路;他們在尋找新道路!
『可是,神父,這不是罪過嗎?』
不,這不是罪過!我們要尋找新道路,這對衆人
將會有益處!
只要是 上主的道路,就要去尋找,而且要奮勇
向前;在祈禱的深度、順從和聆聽 天主聲音的
深度上奮勇向前。
透過這些在大事和小事上懂得奮鬥的人,教會內
的真正改變正是如此進行」。
最後,教宗祈願,基督徒應具有做大事和小事的
特恩,懇請聖保祿宗徒幫助我們獲享順從
上主聲音和向 上主開放的恩寵;不怕成就大事
,只要細心做好小事,就要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