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歸屬耶穌門下,追隨基督善牧

 

主内親爱的兄弟、姐妹:

 

每年,耶穌復活期第四主日,我们都庆祝「善牧主日」

 

;这位善牧、这位好牧人就是耶稣,只是耶稣。

 

这個主日福音中「善牧的比喻」,其實是两個緊密相連

 

、同时指向耶稣自己講的比喻:

 

首先,耶稣把自己比做羊的門:「我就是羊的門,谁若

 

經過我進来,必得安全;可以進、可以出,可以找到草

 

场」(若十 7 ~ 9)。

 

然後,耶稣又把自己比做羊的牧人「羊聽祂的聲音,

 

祂按着名字呼唤自己的羊,引领牠们出来;祂走在羊的

 

前面,羊也跟随祂」(若十 2 ~ 5)。

 

牧人耶稣是好牧人,祂繼續說:「我是善牧;善牧为羊

 

舍掉自己的性命。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

 

認識我」(若十1114)。

 

比喻通常運用一些圖像来表達真理、与生命有關的真理

 

,其最终目的是,呼籲人将真理付诸行动。

 

在「善牧的比喻」中,「羊的門」是一個默西亞的圖像

 

,也就是救恩的圖像,说明    天主要来拯救祂的子民。

 

門的救恩圖像取自《聖詠》:「请给我敞開正義的門,

 

我要進去向    上主谢恩;正義的門,就是    上主的門,

 

唯獨義人才得進入此門」(詠一一八19 ~ 20)。

 

藉着門的圖像,圣史若望明確地告诉我们,耶稣是救恩

 

的保障,并勉勵我们经过耶稣这道門進去以獲享安全。

 

圣史若望还以另外一個善牧的圖像更直接地给我们指出

 

:这個因耶稣而来的救恩,實在是来自    天主的救恩;

 

因为,「除了    天主一位外,没有谁是善的」(谷十18

 

;路十八19)。

 

耶稣在此说祂是善的,也就是说,祂是由    天主来的;

 

并且,他会用盡一切的辦法,必要的话,甚至舍掉性命

 

来保護自己的子民,把他们带到安全的地方。

 

善牧的救恩圖像也有聖經的根据;在《厄则克耳先知書

 

》中,    上主这样说:「我要親自牧放我的羊,親自使

 

牠们卧下;失落的,我要尋找;迷路的,我要领回;受

 

伤的,我要包扎;病弱的,我要療養;肥胖和强壮的,

 

我要看守;我要按正義牧放牠们」(则卅四15 ~ 16)。

 

透过这個善牧的圖像,圣史若望教我们認識唯一的善牧

 

耶稣,激勵我们聆聽耶稣、跟随耶稣。

 

耶稣同时是羊的門和羊的牧人;在耶稣来到之前,羊群

 

因为没有門的保護,總是受到贼和强盗的「偷竊、殺害

 

、毁滅」(若十10),「成了獵物、成了一切野獸的食

 

物」(则卅四  8)。

 

因此,耶稣来,不只要做为保護牠们的門,使牠们不再

 

遭受贼和强盗的侵害;并且,更要做牠们真正的牧人,

 

親自、卻不是由佣工带领牠们去找到茂盛的草原,獲得

 

更豐富的生命(若十 9 ~ 10)。

 

耶稣把自己比做門和牧人,向我们宣布新世代已经開始

 

了;过去,对人造成無限威脅的世代已经结束了。

 

羊群现在已歸屬耶稣門下,由耶稣这位善牧親自照顾(

 

参:若十11 ~ 15)。

 

雖然,贼和强盗还是会攀爬進入;但是,羊群已認得牧

 

人的聲音,絕不跟随陌生的贼和强盗,反而,逃避他们

 

(若十 58)。

 

【門】,在此还有「城門」的意思;「城門」,是古时

 

眾人聚会、商討问题、立定合约的地方(参:創廿三10

 

;盧四  1;箴卅一23)。当地的長老们在那裏處理纠纷

 

、判决诉讼(参:申廿一19;廿五  7),申辯和主持公

 

道(参:詠一二七  5;约卅一21;亞五10)。

 

因此,城門,是人们可以實際期待正義獲得伸张、權利

 

受到保護的地方。

 

「牧人」,同样是伸张正義和保護權利的圖像;在圣经

 

中,君王常自詡为「牧人」,他们理當好好地牧养羊群

 

;但是,他们只知道牧养自己,只懂得「喝羊奶,穿羊

 

毛衣,宰肥羊,却不牧养羊群」(则卅四 1~ 3)。

 

因此,    天主许诺要親自做羊群的君王、真正的善牧:

 

「我、    上主要做牠们的    天主;我要同牠们訂立平安

 

盟约,使猛獸由那地上滅绝,牠们便可在礦野中安居、

 

在森林裏安眠」(则卅四24 ~ 25)。

 

耶稣,就是    天主许诺的實现;圣史若望藉此引導我们

 

更深刻地認識耶稣就是    上主,并呼籲我们与耶稣建立

 

起更密切的關係。

 

在这「善牧主日」,我们同时也庆祝「國際聖召節」;

 

我们每一個人的聖召,就是要跟随我们的善牧耶稣。

 

福音告诉我们:羊,跟随善牧;因为,認得祂的聲音

 

(若十  3)。

 

「跟随」,在此,明顯地并不是「模仿」,是循着善牧

 

在前面開啟的道路行走,好能抵達茂盛的草原。

 

在跟随耶稣的人當中,做领袖的不是要模仿耶稣、不是

 

要取代耶稣的位置,而是要更加紧密地跟随耶稣。

 

教会领袖的责任是帮助那些走在他後面的人,更清楚地

 

看见走在前面的耶稣善牧。若發现有羊隻遗失了,他要

 

告知走在羊群前面的耶稣善牧,好叫善牧能親自去尋觅

 

那遗失的一隻,直到找着(路十五 1 ~ 7;玛十八12 ~ 14

 

;并且,为找到这隻亡羊大事庆祝。

 

教会领袖若全心真诚和忠贞地履行自己的職责;那麼,

 

不是他自己,而是耶稣在眾信徒的心中就会越清晰、越

 

鞏固。

 

因此,在傳统中,教宗常自稱为「眾僕之僕」(servus

 

servorum),意思明顯地并不是说:教宗是所有僕人的

 

僕人、最小的僕人;卻是说,教宗是耶稣的「眾僕之僕

 

」、第一位助手。

 

教宗自己也必需跟随耶稣善牧;羊群的主人是耶稣,不

 

是教宗。教宗帮助羊群更勤奮地跟随耶稣,更敏锐地感

 

受到耶稣的临在。

 

在这個主日的第一篇讀經中,伯多禄,耶稣的「眾僕之

 

僕」高聲向眾人宣講的就是耶稣。

 

雖然,眾人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    天主已经

 

把「这位耶稣立为主、立为默西亞了」(宗二36)。

 

死亡的十字架,因着耶稣的復活已成了眾人獲得救贖的

 

道路。

 

伯多禄的宣講还有一層更深的意義:钉死耶稣的眾人不

 

是無罪的,他们都必需为自己的罪过负责。

 

然而,他们的责任不是接受懲罰,而是悔改、接受耶稣

 

基督的救贖。

 

伯多禄所宣講的是十字架的救恩,只有伯多禄这位耶稣

 

的眾僕之僕、耶稣的第一位助手和最親近的跟随者能够

 

这麼大胆地宣講如此宽仁的十字架神学。

 

伯多禄、教会的首领,引導我们勇敢地走向耶稣,享受

 

耶稣善牧宽宏的仁慈和照顾。

 

伯多禄的聖召,也是我们大家的圣召;我们大家都必需

 

在生活中跟随耶稣,宣講耶稣的救恩,向我们周遭的人

 

做證耶稣是我们唯一的救主,只有祂能救贖我们。

 

我们大家都得负起责任,首先,自己悔改,然後,帮助

 

别人也悔改歸向耶稣;这是我们大家的圣召。

 

即使,我们大家都有跟随耶稣、宣講耶稣的聖召,在这

 

「國際聖召節」,我还是要鼓勵有点能力的青年,多多

 

慮做神父、修士和修女的圣召。

 

聖召,確實是    天主的召叫;聖召,更是

 

天主赋予的恩寵;聖召,是聆聽    天主的召叫,回應

 

天主的恩寵。

 

讓我们一起为做神父、修士和修女的聖召多多祈祷,祈

 

求    天主恩许更多的青年慷慨献身做耶稣的助手,帮忙

 

牧放祂的羊群;阿们。

 

                   ~张德福神父~    摘自    梵蒂岡廣播電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