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同悲、同喜,解人所憂、所困
梁啟光 神父
谷三 1~6
那時,耶穌又進了會堂;在那裏有一個人,他的
一隻手枯乾了;他們窺察耶穌是否在安息日治好
那人,好去控告祂。
耶穌對那有一隻手枯了的人說:「起來,站在中
間!」
遂對他們說:「在安息日,許行善呢?或做惡呢
?許救命呢?或害命呢?」
他們一聲不響。
耶穌遂含怒環視他們,見他們心硬而悲傷,就對
那人說:「伸出手來!」
他一伸,他的手就復了原。
法利塞人一出去,立刻便與黑落德黨人做陷害
耶穌的商討,為除滅祂。
今天,福音谷三1~6的焦點仍是守安息日的問題
,法利塞人對耶穌的敵視愈益加深,彼此的衝突
更趨白熱化;但是,在是非、黑白的清楚判別中
,耶穌的真理愈顯光輝。
法利塞人不懷好意地窺察耶穌會否在安息日醫治
手枯了的病人,目的並非關心疾苦,是尋找控訴
耶穌的機會。
耶穌當然知道他們企圖不軌,遂向他們提出安息
日該行善或行惡的質問;這提問如此義正辭嚴,
法利塞人當然啞口無言。
對他們不肯承認真理、心硬如鐵,耶穌不勝憤慨
,怒目環視他們;最後,在安息日,耶穌以身作
則實踐 天主愛的誡命,也以身試法違反猶太人
固守的法規。
法利塞人沒有因此警醒、悔悟,反而,更決心要
殺害愛人如己的耶穌。
耶穌慈悲滿懷,祂的使命是與世人訂立愛的新約
;幫助病苦,當然比墨守法規重要。
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在《主的日子》書函精闢地
指出,耶穌來,是為完成一個新的「出谷紀」,
使受壓迫的人重獲自由。
在安息日,祂治癒許多病人,當然不是為了侵犯
主的日子,是顯出主日的完整意義:「安息日是
為人立的,並不是人為了安息日」(谷二27)。
耶穌身為「安息日的主」(谷二28),為反對某
些同時代的人在法律上過度做文章,並且要顯示
安息日的真正意義,因而恢復了守安息日的解救
特徵,小心地維護 天主的權利和人的權利。
今天的福音內容雖然很短,卻充滿戲劇的張力;
心懷惡意的法利塞人蓄意窺察耶穌,圖謀陷害,
雖然,沒有發出半句話,歹毒的心腸昭然若揭。
滿懷慈悲的耶穌,行事光明磊落,沒有直接訓斥
他們;但是,「怒目環視」的千鈞力量更勝一切
言語。
耶穌不怕被攻擊與反對,祂難過的是,人的心竟
頑硬若此。
聖保祿宗徒曾在寫給羅馬的基督徒的書信中提醒
他們,既同是基督的肢體,彼此就該相親相愛;
『論關懷,不可疏忽;論心神,要熱切;對於主
,要衷心事奉。
應與喜樂的一同喜樂、與哭泣的一同哭泣』(參
羅十二 5~15)。
法利塞人雖自命虔敬事主、恪守禮規,卻是自高
、自尊,輕忽、漠視其他 天主子女的憂苦;他
們的行為與 天主是愛的誡命相違,耶穌為此悲
傷、憤慨。
聖傅天娜修女謹遵耶穌教導,時刻以愛人為念,
日記裡有一段她對近人的心曲,恰與聖保祿宗徒
的話互相輝映:「啊!我多麼熱愛聖教會和所有
生活在教會內的人們!我視他們為基督的活肢體
、基督是他們的頭;我與那些有愛心的人一同去
愛、與那些受苦的人一同受苦,看到那些冷漠與
忘恩負義的人,我不禁為悲情所吞噬。
於是,我更竭盡心力愛 天主,好能為那些不愛
祂的人、為那些以最涼薄的心來對待救主的人做
補贖」。 (聖傅天娜修女日記#481)
天主是愛,願我們都能常懷慈悲之心愛護手足,
與人同悲、同喜,解人所憂、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