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需要耶穌寬恕的罪人
弗四 1~7,11~13;瑪九 9~13
「 小德蘭福傳之友 」指導神師曾慶導神父讀經反省
首先,我們感謝 天主賜給了我們聖瑪竇,藉著他
所寫的福音,幫助我們更認識道成人身的救主耶穌
;感恩!
在耶穌會大會的文件開宗明義就說 : 耶穌會會士是
一位知道自己是罪人,卻被召叫去跟隨耶穌的人;
今天是聖瑪竇宗徒的慶日,很容易使我們想起一位
耶穌會士的身分,也可以說是每位基督徒的身分。
瑪竇跟其他法利塞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承認自己
是一位需要耶穌的罪人;法利塞人自以為是一位不
需要耶穌的義人。
瑪竇看到耶穌慈愛、寬恕、接納的眼光,就被感動
了,願意捨棄一切,跟隨耶穌;相反的,做為宗教
導師的法利塞人,不但沒有幫助罪人悔改,還厭惡
、反對幫助罪人悔改。
耶穌來,召喚罪人;法利塞人就不是罪人嗎?
法利塞人若把自己的靈魂照一照鏡子,他可以說自
己是一位不需要醫生的健康人嗎?
一位死不承認自己是有病的人,即便華佗再世,也
沒有辦法幫助他。
耶穌看瑪竇,跟法利塞人看瑪竇很不一樣;耶穌看
到的瑪竇,是亞巴郎的子孫,祂看到瑪竇即便有罪
,卻還是有光亮的、願意改過遷善的一面,是可以
琢磨成器、改造成為聖人的。
法利塞人把瑪竇看死了,是一位罪人,像痲瘋病人
一樣,要遠遠地躲避。
我們怎麼樣看別人,很大程度上,會使這個人變成
什麼樣的人;真的,如果,我們把一個人看成好人
,他很可能就像好人一樣對待我們;如果,我們把
一個人看成賊,他很可能就會像賊一樣對待我們。
因著耶穌愛的碰觸,瑪竇從一位罪人變成一位聖人
;我們也是可以藉基督的愛改變一個人的。
記得有一位家庭破碎的問題少年,學校換了一間又
一間,在大家都放棄他的時候,一位神父還是堅持
關心他、愛他、陪伴他;終於,他改變了,還要求
領洗,選取的聖名是『瑪竇』。
每天,我們的祈禱中有沒有為罪人的悔改祈禱?
我們去福傳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為那福傳的對象
的皈依祈禱。
願我們都感謝 天主沒有捨棄我們罪人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