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九日、在羅馬主保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瞻禮
當天,上午九點半,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
大殿主持大禮彌撒;教宗在彌撒講道中指出,基督
召叫每一位信友接受福音的激勵,成為先知之恩的
主角,懂得為主奉獻一切,在教會內締造合一。
在禮儀開始之初,教宗降福了羊毛肩帶;這些羊毛
肩帶是要給樞機團團長雷樞機及過去一年內被任命
的教省總主教,以示羊群與牧者之間的合一。
隨後,樞機團團長雷(Giovanni Battista Re)樞
機向教宗致詞,感謝教宗在防疫封城的艱難時刻以
各種方式關懷基督徒團體,尤其是每天通過聖瑪爾
大之家清晨彌撒的電視和網絡直播,關心所有的人
,包括非信友和冷淡教友;雷樞機也感謝教宗藉由
種種愛德舉措來支持失業者等群體。
合一與先知之恩,是教宗方濟各當天彌撒講道的重
點;教宗強調了聖伯多祿與聖保祿之間的差異:前
者是一位簡樸的漁夫、後者是受過教育的法利塞人
;但是,他們之間不乏精彩的討論,「兩人彼此視
為兄弟、親如一家人」,在這種團結的家庭裏,「
家人經常互相討論,而且總是彼此相愛」。
耶穌並未吩咐我們互相取悅,卻叮囑我們彼此相愛
;祂使我們相結合,卻不要我們變得一模一樣,祂
使我們在差異中相結合。
那麼,合一從何而來?
答案在當天的讀經一中呼之欲出:教會深受迫害的
時刻,基督徒團體熱切祈禱,祈禱能確保合一;因
為,它讓聖神介入其中,「拉近距離」。
教宗說:團體彷彿群龍無首,人人自危;但是,在
這悲慘時刻,沒有人逃走、沒有人想著保全自己、
沒有人拋棄別人,反而是所有的人同心祈禱,從祈
禱中汲取勇氣;勝過各種危險的合一在祈禱時油然
而生。
首個基督徒團體具備另一個重要元素:他們當中「
沒有人抱怨災難、沒有人辱罵黑落德;然而,我們
卻習慣於辱罵相關負責人員」。
教宗指出,對基督徒而言,抱怨,無濟於事,只是
浪費時間,埋怨並不改變任何事;我們要記得,抱
怨是向聖神關上第二扇門。
此前,在聖神降臨節大禮彌撒中,教宗曾闡述了向
聖神關閉的三扇門,分別是:自戀心態、氣餒和悲
觀主義。
在慶祝羅馬主保瞻禮的感恩祭中,教宗再次解釋說
:「自戀心態令你顧影自憐,持續凝視自己;氣餒
使你抱怨;悲觀主義叫人陷入黑暗;這三種態度關
閉了通往聖神的門」。
首批基督徒並未歸咎於他人,卻是祈禱;在那個團
體裡,沒有人說:「要是伯多祿再小心謹慎一些,
我們就不會陷入這種處境」。
教宗表示:在人性的角度上,伯多祿有不少可批評
之處;但是,沒有人批評他、沒有人說他壞話。
他們並非詆毀他,卻是為他祈禱。
今天,我們可以自問:『我們是否以祈禱守護我們
的合一、我們在教會內的合一?我們是否彼此代禱
?』
教宗問道:「倘若,人們多祈禱、少抱怨,會發生
什麼事呢?」
會發生像伯多祿在監獄裡那樣的事:牢門敞開、手
銬腳鐐斷裂。
為此,教宗邀請眾人向 上主祈求恩寵,好能懂得
彼此代禱。
天主等著我們在祈禱時想到,別人跟我們的想法不
同、有人向我們關閉大門以及我們難以寬恕某些人
;唯有祈禱能解開鎖鏈、唯有祈禱能鋪平通往合一
的道路。
關於合一,教宗也提到,在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瞻禮
當天,他降福羊毛肩帶,那是信友與他們牧者之間
合一的象徵物。
另外,教宗也以獨特的方式與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
教相結合。
聖伯多祿與聖安德肋本來就是親兄弟,教宗身為伯
多祿繼承人,與安德肋的傳人、君士坦丁堡大公宗
主教攜手同行,邁向 上主盼望的圓滿合一。
教宗說,由於新冠疫情的緣故,今年,聖伯多祿和
聖保祿瞻禮,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代表團不克前
來羅馬;但是,我下樓敬禮伯多祿的聖髑時,心中
感受到我親愛的弟兄巴爾多祿茂就在我身旁,他們
在這裡與我同在。
當天彌撒講道的第二個關鍵詞是先知之恩,教宗說
,耶穌激勵兩位宗徒,要求他們做出跟隨祂的個人
抉擇。
祂對伯多祿說:「你說我是誰?」
至於保祿, 上主「使他內心激動」,那激動之情
大過於「在大馬士革路上摔倒在地」;因為,
上主打破了「他自以為虔誠行善的信念」。
教宗闡述說:當我們接受 天主的激勵時,先知之
恩遂由此而生。
先知之恩,並不萌生於我們心如止水、掌控一切的
時刻,並不誕生於自己的想法、封閉的心靈;相反
的,一旦,福音推翻種種確信,先知之恩便會一湧
而出;唯有向 天主的驚喜開放的人,才能夠成為
先知。
反觀今日,教宗表示,當代也需要先知之恩,而非
「嘮叨多話」;我們需要見證出福音勸諭是可行的。
教宗強調,我們不需要奇蹟般的事件,卻需要以生
命彰顯 天主愛的奇蹟;無須倚仗權勢,卻要言行
合一;無須多言,卻要祈禱;重點不在於宣報,在
於服務。
你希望教會充滿先知之恩嗎?
那就從默默服務開始做起;無須搬出理論,卻要做
出見證。
我們無須成為富翁,卻要關愛窮人;無須為自己發
財,卻要為他人付出;無須贊同世人,卻要與人人
和睦共處;若不做到這一切,就稱不上是先知之恩。
我們要滿心喜樂期盼未來的世界,卻不需要一堆牧
靈計畫;這些計畫看似有效,但是,我們需要的是
能獻出生命的牧者、熱愛 天主的牧者。
聖伯多祿和聖保祿正是為宣講耶穌、不惜獻出生命
的典範,此乃改變歷史的先知之恩;教宗指出,每
位信友都蒙召成為「建設教會及更新人類的活石」。
最後,教宗總結道:「總是有人摧毀合一、有人撲
滅先知之恩;但是, 上主相信我們,並對你說:
『你是否渴望締造合一?你是否渴望預言我的天國
臨於世間?』
弟兄、姊妹們,讓我們接受耶穌的激勵,找到對祂
說『是,我願意』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