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永遠常存
達十二 1~3;希十 11~14,18;谷十三 24~32
默想:
今天的福音讀經,是馬爾谷記載耶穌最後的一篇講道,
在這篇講道中,耶穌預言耶路撒冷城的毀滅、世界窮盡
及勸誡世人要時時醒寤。
耶穌這篇講道與祂平日所談的主題明顯不同,聖經學家
對這類型的講論統稱為默示神學。
默示神學,其實,是由舊約聖經後期所發展出來的一種
寫作體裁;西元前五八七年,猶太國滅亡後,猶太人就
不斷反省亡國的原因,他們的結論是:君王犯罪、人民
也犯罪,因而引起這些災難。
亡國後,災難並沒有減少,特別是西元前一、二百年,
猶太人受到強烈的迫害,例如被希臘王朝強迫希臘化。
就在苦難中, 天主讓猶太人認識一個真理,在人類的
歷史中常有一種惡勢力迫害、折磨著 天主的人,但是
, 天主才是歷史的主宰;在歷史終結時,惡勢力完全
會被消滅,所有受迫害、被災難折磨的人會受到顯揚;
因此,人在苦難中應堅忍、常懷盼望,這就是舊約中的
默示神學。
默示神學,有一種特殊的文體,它喜歡用太陽、星辰、
月亮、大地不尋常的現象去表達宇宙萬物會過去、惡勢
力會過去;但是, 天主與善人永在。
舊約這種思想一直伸延到新約, 默示錄就是典型的默示
神學,耶穌也承接這種傳統;不過,祂把自已放進這個
訊息中──祂就是歷史的主宰、祂就是元始和終結。
曾有人小心尋找,發覺今日福音,耶穌每一句話都幾乎
可在舊約中找到,連人子帶著威能來到,都可在達尼爾
先知書中找到;可見,耶穌熟讀舊約,祂的聽眾大概都
明白祂所講的。
默示神學為今日的我們還有時代意義嗎 ?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歷史一再證明,
天主仍在主宰一 切。
在上世紀,尼采宣佈「 天主死了」; 結果是,
天主並沒有死, 只是尼采死了。
歷代反 天主的勢力用政治力量打擊 天主的人,結果
是亞述帝國、巴比倫帝國、羅馬帝國都不在了,相信
天主的人反而興旺起來。
耶穌曾說:「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
粒;如果死了,纔結出許多子粒來」(若十二24)。
事實証明,越受迫害的地方,信仰越旺盛;默示神學顯
示, 天主永遠是勝利者。
不過,我們得好好理解默示神學;否則,會有偏差。
默示神學是有特殊對象的,是為在痛苦中、迫害中的人
,為堅強他們的盼望,把希望都放在基督手中。
今日的基督徒大部份既不在痛苦中、又不是在迫害中,
但對異象、預知未來,特別有興趣;凡是有奇蹟異事的
地方,總有信徒一窩蜂趕去,忘記基督徒追求的,不是
奇蹟,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
有些為了預知未來,去找尋所謂聖經密碼,或訴諸看相
、算命、看風水;其實,這反映了他們仍相信有些力量
可以左右自己的命運,忘記 天主才是萬事萬物的主宰
,我們要將一切交托於祂的手裡。
默示神學多少提到末日;但是,耶穌清楚說,連祂自己
也不知道那日子甚麼時候會來。
耶穌的意思正是要我們將未來放在 天主手裡。
但是,二千年來,基督徒一錯再錯地預言末日的來臨;
千禧年來臨前,也曾掀起另一道熱潮,有人把屋子賣掉
,跑到山上避難。
這種推測沒有甚麼好處,可能造成人沒有進取心,只做
消極的等待、或是及時行樂。
過份關注末日,能製造不必要的恐懼,多少人因而害怕
耶穌第二次來臨。
為什麼,耶穌第一次來臨是個普天同慶的日子,祂第二
次來臨卻如此赫赫威嚴,天人共懼?
福音是一個整體,如果,耶穌第一次來臨是個喜訊,祂
的第二次來臨同樣是個好消息;聖保祿是何等渴望基督
的來臨!
讓我們正確地把握默示神學的喜訊:無論惡勢力如何強
大,它只是暫時的,總有一天會過去;唯有
天主永遠常存,祂掌管著一切,是歷史的主宰,基督徒
常懷此希望生活。 作者 吳智勳神父
反省與實踐:
當我們回顧人類的歷史時,看見 天主才是歷史的主宰
;你發現了嗎?
當我們回顧我們的人生,你是否也發現了那掌握人生的
主宰?
為什麼一位受苦難折磨的人仍須堅忍、常懷盼望?
為何越受迫害的地方,信仰越旺盛?
你相信 天主是萬事萬物的主宰嗎?
如果,一位基督徒仍對看相、算命、風水等趨之若鶩;
與我們的信德有無矛盾之處?
在你的生活中,你能分辨何者為暫時的、何者為永遠長
存的?
你對永生瞭解多少呢?
當你越認識永生的福樂,是否對你的生活及價值觀造成
一些改變?
信友禱文:
請為算命、占卜之風得以移除祈禱
天主是天地的主宰,人的一切都掌管在祂手中,祂也總
是為我們安排最好的一份。
各種算命、占卜都是為了滿足人的好奇心,想自己掌控
所有,不信任 上主;祈求人們能夠更相信
天主的愛與睿智,拋棄任何算命的陋習。
請為世人祈禱
當歷史終結的那一刻來臨時, 天主要依每個人的愛德
審判世人,有的人要進入永生、有的人要永蒙羞辱;祈
求人們時時醒寤,積極進取地生活,在信望愛中成長,
以待日後獲享永遠的福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