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月十六日,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時,教宗
方濟各強調,救恩,是 天主白白賜予的恩典;法利
塞人和法學士是刻板、僵硬之人,他們不願意打開心
門接受恩典、做出改變。
教宗方濟各表示,救恩,是 上主的一份恩典,賜予
我們自由的精神。
當天,福音記載,有位法利塞人請耶穌到他家中用飯
;祂一進去,便入了席。
對耶穌飯前沒洗手,那位法利塞人一看見便感到詫異
(路十一37~41);福音還記述了耶穌對法利塞人的
詫異做出了嚴厲的回應。
在彌撒講道中,教宗指出了法學士、經師、撒杜塞人
、法利塞人和群眾對待耶穌的區別。
群眾愛耶穌;因為,祂宣講的真理觸動了他們的心。
法利塞人和法學士仇視耶穌;他們跟隨耶穌,為的是
想抓住祂的把柄。
教宗說,他們被認為是拘於外在形式的楷模;但是,
這種形式缺乏生命,可以說,他們是死板的、僵硬的。
耶穌瞭解他們的心思;他們對耶穌所做的事,如耶穌
寬恕罪人、在安息日治好病患感到憤慨。
法學士和法利塞人不關心民眾,只是對法律、規則和
規定感興趣。
耶穌接受法利塞人的邀請;因為,祂是自由的,祂去
法利塞人家用飯;然而,法利塞人卻對耶穌超越了規
則的舉止感到憤慨。
耶穌說,『你們法利塞人洗淨杯盤的外面,你們心中
卻滿是劫奪與邪惡』。
教宗表示,耶穌講得非常清楚,祂並不虛偽;耶穌說
:『你們為什麼看外面呢?要看裡面有什麼』。
祂也曾對法利塞人說,你們就像是用石灰刷白的墳墓。
教宗說,法利塞人和法學士是僵硬之人,他們不願改變
;但是,這僵硬的背後,總會有一些問題、一些嚴重的
問題。
耶穌並不在其中;在那裡只存在著世俗的精神。
教宗提醒說,救恩,是 天主白白賜予的恩典。
最後,他告誡說,你們要提防那些死板的人、要當心那
些表現得如此完美卻僵硬的基督徒──無論是平信徒、
司鐸和主教;在這一些人中,沒有 天主的聖神,缺少
自由的精神。
我們也要留意我們自己;因為,這樣會促使我們去思考
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僅僅尋求外表嗎?
我是否做出內在的改變?
我有向祈禱、祈禱的自由、施捨的自由、行哀矜的自由
敞開心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