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七至三十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教會在哥倫比亞
波哥大舉行慈悲禧年大會;藉此機會,教宗方濟各向當地
主教發表視頻訊息,勉勵他們慈悲待人;因為,慈悲,能
改變人心,慈悲,是一切牧靈和福傳行動的推動力。
基督徒最可靠的教義是什麽?
就是『慈悲待人』。
在拉丁美洲教會舉行慈悲禧年大會的機會上,教宗方濟各
講解了保祿對弟茂德說的一番肺腑之言;保祿坦然道:『
因為,主耶穌認為我忠信,就派定了我服役。
我原先是個褻瀆者、迫害者和施暴者;但是,我蒙受了憐
憫,因為,我當時是在不信之中、出於無知做了那些 事。
這話是確實的,值得完全接納,就是:基督耶穌到世界上
來,是為拯救罪人;而且,我就是其中的魁首』(弟前一
12 ~ 16)。
教宗特別強調這段福音中所使用的動詞和語態 : 『我蒙受
了憐憫』(13節)。
保祿坦承,自己雖然是耶穌的敵人,耶穌卻【依然施予他
憐憫、給予他信任】,逐漸改變他的心。
教宗說:這是基督靠近身陷困境者的一種具體方式,祂的
舉動促使我們更好地對待他人,讓他們覺得自己的生命並
未成定數;這種態度讓那些揹負罪惡重擔的人能夠感受到
新機會的欣慰。
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絕不能基於恐懼,要懷著改變的希望
;因為,基督可以改變任何一個人。
教宗解釋說,基於恐懼的行動只會帶來分裂和隔離,試圖
用手術般精準度區分彼此。相反地,以改變的希望對待他
人,則能增強對方的信心,促使他學習和進步,始終尋找
新的機會;因此,慈悲的態度常能激發創新。
然後,教宗提醒道,看到 天主如此對待保祿,我們或許
會像『慈悲父親的比喻』中哥哥對弟弟那樣,為慈父擁抱
和寵愛蕩子的做法感到憤慨。
教宗對此表示,這是因為『分離主義的思想侵佔了我們的
心靈』,讓我們把現實社會粗暴地區分為好與壞、義人與
罪人;這也暗示著我們喪失了記憶,忘記 天主首先寬恕
了我們的真相。
保祿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 ~~~ 慈悲的態度;他提醒
我們,我們可以擁有更好的計畫、更好的項目及構想現實
的理論;但是,我們如果缺乏慈悲的態度,我們的牧靈將
半途而廢。
教宗因而勉勵參加慈悲禧年大會的拉丁美洲主教們,在這
傷痕累累的世界,促進、激發、陪伴慈悲的教育學。
牧靈的核心,就是慈悲的態度;透過自己被寬恕的經驗,
學習慈悲,按照 天主對待我們的方式去對待我們的弟兄
、姐妹。
最後,教宗說:學習慈悲待人,就是學習主耶穌做他人的
近人,不懼怕那些被遺棄的人、被罪惡玷污的人。
學習慈悲待人,就是學習與那些跌倒的人握手,不怕旁人
的竊竊私語。
任何不慈悲的態度及其相關作為,最終將使人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