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悔改的比喻
房志榮神父 著
默想:
聖枝主日前,四旬期有五個主日,前兩個主日的福音選讀
是 : 耶穌三退魔誘和顯聖容,分由三部對觀福音在甲、乙
、丙三年為我們報導。
第三、四、五主日的福音,除了丙年的第三和第四主日是
選自《路加福音》以外,其餘七篇都採用《若望福音》。
今年四旬期第三主日選讀的路十三1 ~ 9中,耶穌引用當時
所發生的兩起慘案,加上一個新的比喻,來勸告聽眾反省
自己的罪、並及時悔改。
1 ~ 5節記下的兩件慘案 : 一是、有人向耶穌報告說:「他
們當時在場見比拉多把幾位加里肋亞人的血與他們的祭品
混在一起」(路十三 1)。
另一件是、耶穌自己的見聞:「史羅亞塔倒下,被壓死的
十八個人,你們以為他們比所有的耶路撒冷居民更有罪嗎
?」(路十三 4 )。
耶穌的兩次答話相同:「不是的;我告訴你們,你們若不
悔改,都要同樣死掉!」( 2 , 5 節)
除了《路加福音》之外,其他的福音沒有這兩件慘案的記
載。
向耶穌報告第一件慘案的人,如果是法利塞人,他們期待
耶穌的回應大概是「罪有應得!」即俗話說的「活該!」
因為,法利塞人的想法是,一切懲罰都與所犯的罪相稱。
反之,如果,報告的人是激進派愛國份子,他們會歡迎
耶穌加入他們的陣營,好一起反抗羅馬帝國的統治。
對議論這兩件慘案的民眾,耶穌做了同樣的答覆:不要怪
罪他人,是殺人的人也好、是被殺的人也好,要承認你們
都是罪人,你們都會死掉;除非,你們悔改!
連在走向加爾瓦略山的苦路上,耶穌也向跟在後面痛哭的
婦女們說:「耶路撒冷的女兒!不要為我哭泣,卻要為你
們自己和你們的孩子哭泣」(路二十三28)。
在不同的情況,耶穌常是苦口婆心地勸人悔罪、改過。
接下來的6 ~ 9這四節,是路加單獨記下的耶穌所講的一個
精采比喻:「祂又講了這個比喻:有人在自己的葡萄園裏
種了一棵無花果樹,他不時來看,總是找不到果子,便對
園丁說:『你看,已經三年了,我在這無花果樹上找果子
,什麼也找不到;砍下它吧!何必留它白佔土地』。
園丁回答說:『主人,再留它一年吧!我給它周圍鬆鬆土
、加上肥,也許,來年,會結果子;否則,你就砍下它吧
! 』」
後來,保祿寫說:「 天主顯示了祂的正義;因為,以前
,祂以寬容放過了人的罪,為的是在今日顯示自己的正義
,叫人知道祂是正義的,是使信仰耶穌的人成義的
天主」(羅三25 ~ 26)。
耶穌來了, 天主顯示正義的時刻也到了(路三17,8 ~ 9
,十二58),關鍵在於信不信耶穌;這是保祿和若望繼續
發揮的神學重點。
人不只需要悔改,並且悔改需要及時,「結出悔改的果實
,證明你們已改過自新!」(若翰洗者的宣講:路三 8)
天主給人時間,表達祂的容忍、大方;但是,人的生命是
有限的。
聖奧思定慣用拉丁語文字遊戲講理,說出信理的真和美;
有關及時悔改,他用五個拉丁詞前後倒置,說出「及時」
的重要:Si aliquando,cur non modo?
si non modo,cur aliquando?
譯成中文是:要悔改,何不當下?不當下,要待何時?
奧思定是悔改的大聖,他體驗過虛度時光、拖延悔改時機
的危險。
耶穌所講比喻中的園主是 天父、園丁是祂自己,耶穌為
我們求得悔改的時間,該當珍惜、善用!
反省與行動:
我覺察自己偏離了正道,需要悔改,重新歸向 上主嗎?
我能體認 天父無條件寬恕的慈愛嗎?
在這四旬期,我如何修正自己,更好地紀念基督的苦難?
禱文:
請為基督徒祈禱
仁慈的 天父願意眾人悔改,獲得永生。
祈求仁慈的 天父恩賜每一位基督徒都能體認
天父的無限慈悲,把握時機,革新自己的生活,成為祂鍾
愛的子女。
請為候洗者祈禱
主耶穌是湧流到永生的活泉;祈求仁慈的 天父恩賜每位
候洗者都能認清自己的軟弱和罪過,真心悔改,透過懇禱
禮,加深對救恩的渴望,好能在入門聖事中暢飲永生的活
泉。
請為保衛太平島主權祈禱
太平島原為中華民國領土,卻要由海牙國際法庭判決歸屬
;祈求仁慈的 天父恩賜鄰國能放下擴張領土、掠奪資源
的私心;國際法庭能公正客觀地仲裁爭議案,締造南海的
和平。
請為台灣的地震防災祈禱
南台灣大地震,震醒了民眾對地震防災的意識;祈求仁慈
的 天父恩賜政府能嚴格規範、監督、檢驗、提升建築品
質,確保民眾的居住安全;並且,恩賜大地震的受災民眾
早日重建心靈和家園。
請為平息天災、人禍祈禱
天主樂意世人在地上安居樂業;祈求仁慈的 天父化解朝
鮮半島的緊張對立、弭平敘利亞的戰火、恩賜遭颶風侵襲
的斐濟能安然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