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聖灰瞻禮 2009 2 25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講解聖灰禮儀的意義:
在2000年3月8日星期三聖灰禮儀日
教宗講解有關聖灰瞻禮和四旬期的意義。
教宗表示:星期三聖灰瞻禮帶領信友進入一條走向巴斯卦的旅途中,
所以,必須用守齋來走這條皈依的道路,
並借著懺悔與補贖的武器來對抗罪惡的神。
教宗又說:「聖灰禮儀這一天,在頭上撒聖灰,並不是要給教友製造
悲觀消極、聽天由命的氣氛,而是,要邀請大家不要受到物質世界的約束;
因為,物質世界固然有它的價值,畢竟是要消失的。
只有在 天主內,人才能重新完全找到自己,並發現自己存在的最後
意義」。
以聖灰禮儀開啟的封齋期,邀請人悔改皈依,因此,教宗強調:
「聖門為眾人敞開著,誰知道自己被罪過所壓迫,也承認自己毫無功德可
言,就請進入聖門吧!誰覺得自己虛無得像灰塵,就請進入聖門吧!虛弱、
缺乏信心的人,請從基督的心中汲取新的活力吧!」。
教宗提醒聖伯多祿廣場的各國信友:
「守齋刻苦,不僅僅是外表的規矩或外在的禮節行為,更是感到需要
改變生活的有力標記;守齋刻苦,要求人放棄合理的物質享受,使內心
獲得更多的自由,以便更容易聆聽 天主的聖訓,也更能夠慷慨地幫助
有需要的人」。
據香港習俗,很多堂區不在聖灰禮儀日給教友分發聖灰,而改在四旬期
首主日舉行,但是,這做法可能有損四旬期首主日的原本意義。
大家爭持的重點不在於這禮儀本身的存在價值,而在於用「灰燼」是否能
表達出這禮儀所欲表達的精神。
當主禮者把灰抹在信眾額上時說:「你要回頭改過,信從福音!」
言簡意賅的促使人開始「行動」。
四旬期的精神是:
人應該順從 天主的慈愛,在生活中,以聖言、祈禱、犧牲及善功潔淨
心靈,好能更深的皈依基督。
是故,領聖灰並不是我們得救的必要條件,我們該重新審訂及研究這「象徵」
的價值。
原來,隱藏於四旬期內的聖洗的意義——
「棄舊迎新,跨越死亡到達永生的意義」才最重要,我們該把這份精神帶引出
來,這點對於那些擁有大量慕道者的堂區尤為重要。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