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逾越行程
圖: 耶穌顯聖容。
主內的兄弟、姐妹:
每年四旬期的首兩個主日,我們都要默想耶穌在曠野中
受魔鬼試探和在山上顯聖容的事蹟;這兩個強烈對比的
事蹟都指向耶穌將在耶路撒冷完成的逾越:前者預先標
明十字架的苦難、後者預先彰顯復活的光榮;兩者都給
我們揭示耶穌是誰。
耶穌真是 天主子(路三22,九35);伯多祿明認祂是
「 天主的默西亞」,耶穌不否認,祂更願意以「人子
」自稱(參閱:路九18 ~ 22);因為,祂同時也真是人
類的一員,被 天主揀選去完成一項特殊的使命(參閱
:路九35)。
這項特殊的使命是什麽?
耶穌自己又是如何理解這項使命的呢?
我們可以從耶穌與梅瑟和厄里亞的談話中看個究竟。
梅瑟曾在西乃山上會見 天主,並領受了 天主為教訓
百姓所寫的法律和誡命(出廿四12 ~ 18)。
厄里亞曾在曷勒布山上會見 天主,並領受了另立一人
接替他為先知的使命(列上十九 8 ~ 18)。
梅瑟和厄里亞都是與 天主非常親密的人,都曾在山上
看見 天主的光榮;現在,他們又在山上看見耶穌的光
榮。他們顯現在光耀中與耶穌談話,談話的內容正是針
對耶穌的使命,也就是「祂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
(路九31)。
《思高聖經》把耶穌必要完成的事譯成「耶穌的去世」
(路九31);但希臘文原文的用詞卻是「耶穌的出谷(
tēn exodon)」。
這個「出谷」,是走出死亡的幽谷(參閱:詠廿三 4)
,是《出谷紀》中關於以色列子民走出埃及的奴役,成
為自由的 天主子民的救恩行程;在此指的也是耶穌的
逾越。
耶穌的逾越,是祂的特殊使命,目的是叫人類走出罪惡
的奴役,引領遠離 天主的人與 天主重歸於好。
耶穌的逾越,必需發生在耶路撒冷;耶穌自己解釋說:
「看,我今天、明天驅魔治病;第三天,就要完畢。
但是,今天、明天以及後天,我必需前行;因為,先知
不宜死在耶路撒冷之外」(路十三32b ~ 33)。
耶穌心志堅決、意氣昂揚地朝向耶路撒冷前行(參閱:
路九51 ~ 53)。在耶路撒冷,耶穌將給我們展示
天主愛世人愛到極限:「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
,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致喪亡,反而
獲得永生」(若三16)。
耶穌走向耶路撒冷的這一個逾越行程,為我們的得救是
必需的;但它的意義卻總是令人茫然費解,難以接受。
在上個主日,我們說了伯多祿想要把十字架從耶穌身上
拿開;現在,他又再次在耶穌即將展開走向耶路撒冷的
行程之際,對耶穌說:「老師,我們在這裡真好!讓我
們搭三個帳棚住下」(路九33a)。
「伯多祿看見的真好」並不是 天主所見的好,只是人
所能看見的片面和表面的好。
伯多祿要耶穌停留在這光榮之中,不再朝向耶路撒冷前
行、不再接受十字架的苦難和死亡;因此,聖史路加立
刻給我們解釋說,伯多祿「原來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麽」
(路九33b)。
聖史路加的解釋當然是在耶穌復活的光照下,在他們眼
睛開了之後才明白,原來,伯多祿當時並不知道自己在
說什麽(參閱:路廿四 6 ~ 10,30 ~ 35;宗二22 ~ 24)。
當時,伯多祿或許也想要把耶穌的榮耀留在帳棚內,就
像從前 上主的榮耀停留在帳棚內,陪同以色列子民走
出埃及的整個行程那樣(參閱:出四十34 ~ 38)。
然而,伯多祿正在說話的時候,有一片雲彩遮蔽了他們
,並且,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
,你們要聽從祂」(路九34 ~ 35)。
天父的這聲音,不只是對伯多祿、若望和雅各伯說的,
也是對每一位聆聽福音的人說的,告訴我們光榮的
上主如今不住在帳棚內;是住在我們中間,非常親近我
們。
這聲音同時也邀請我們,不要只是一直詢問耶穌是誰、
不要限制耶穌親身與我們同在的行動;要用心聽從耶穌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認識耶穌是誰、才有能力去
接受最難以接受的事實,也就是耶穌的苦難和死亡。
在耶穌復活的光照下,我們在四旬期間要偕同耶穌走向
耶路撒冷。
四旬期,這一個逾越行程,不只是為了準備耶穌復活節
,更是一個為了讓整體教會和我們每一位基督信徒重新
淨化自己、革新自己、使自己對復活的信仰更有活力。
四旬期的逾越行程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的信仰生活實在
是一個歷史旅途,我們需要在時間的發展中逐步地領悟
及明白 天主的啟示,也逐步地更肯定我們所相信的救
恩。
耶穌透過自己顯現的光榮和必需經歷的苦難,逐步地給
我們啟示祂是誰;同時,也給我們啟示我們是誰。
耶穌在顯現的光榮中證實自己真是 天主子,我們也要
因耶穌成為 天主的子女。
耶穌以自己的苦難讓我們經歷一種存在性的經驗;苦難
,並非總是毫無益處,有時,我們必需經歷一些痛苦的
事件,才能覺悟到自己真的存在,把我們從自滿及漠不
關心的狀態中喚醒過來,使我們能更接近自己、更認識
自己。
然而,旅途中的生活肯定不只是受苦!旅途中的生活也
具有真實的光明、光榮和喜樂的許諾;這點,在信德中
尤其明顯,「正如 天主向我們的祖先所說過的恩許,
施恩於亞巴郎和他的子孫,直到永遠」(路一55)。
天主對祂的許諾永遠忠信。
在這四旬期的逾越行程中、更在我們的生命旅途中,我
們已預先看見耶穌彰顯祂復活的光榮;因此,我們可以
勇敢地回顧過去,更新自己的心志,用心聆聽耶穌,跟
隨耶穌前行。
讓我們行事為人如同天國的公民,常思念天上的家鄉,
「等待主耶穌基督我們的救主從那裡降來,祂將使萬物
屈服在祂權下,祂必運用自己的大能使我們卑賤的身體
改變得相似祂光榮的身體」(讀經二:斐三20 ~ 21);
阿們。 ~張德福神父~ 摘自 梵蒂岡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