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天國的條件
【福音:谷十17 ~ 30】
正在耶穌出來行路時,跑來了一個人,跪在祂面前,問祂
說:「善師,為承受永生,我該做什麼?」
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稱我善?除了 天主一個外,沒
有誰是善的。
誡命,你都知道: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
做假見證、不可欺詐,應孝敬你的父母」。
他回答耶穌說:「師傅!這一切,我從小就都遵守了」。
耶穌定睛看他,就喜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樣;你
去,變賣你所有的一切、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
;然後,來,揹著十字架,跟隨我!」
因了這話,那人就面帶愁容,憂鬱地走了;因為,他有許
多產業。
耶穌周圍一看,對自己的門徒說:「那些有錢財的人,進
天主的國是多麼難啊!」
門徒就都驚奇祂這句話。
耶穌又對他們說:「孩子們!仗恃錢財的人,進
天主的國是多麼難啊!駱駝穿過針孔,比富有的人進
天主的國還容易」。
他們就更加驚奇,彼此說:「這樣,誰還能得救?」
耶穌注視他們說:「在人,不可能;在 天主,卻不然;
因為,在 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
伯多祿開口對祂說:「看,我們捨棄了一切、跟隨了祢」
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了我、為了福音,
捨棄了房屋、或兄弟、或姊妹、或母親、或父親、或兒女
、或田地,沒有不在今時就得百倍的房屋、兄弟、姊妹、
母親、兒女、田地;連迫害也在內,並在來世獲得永生的
」。
【經文脈絡】
這個主日的福音選自谷十17 ~ 30,敘述耶穌前往耶路撒冷
的路上和一個人相遇時所引發的一連串的教導;傳統上稱
這個人是「富貴少年」,但是,福音經文只記載【此人有
許多產業】(22),並未透露這人的年紀。
整個故事可以分成三段,每一段有其不同的重點;但是,
都談論同一主題,也就是馬爾谷福音中最根本的主題:「
跟隨耶穌,成為門徒」。
【只有 天主是善的】
故事由耶穌和一個人相遇開始;耶穌進入猶大地區境內後
,繼續朝耶路撒冷前進,在路上發生了一個新的狀況:有
一個人前來、跪在祂面前,問祂說:「善師,為承受永生
,我該做什麼?」
明顯地,這個人是主動前來尋求耶穌的教導。
面對這人的問題,耶穌首先對「善」這個稱號做出回應;
耶穌不願意把「善」這個稱號用在自己身上,因為,只有
天主是善的。耶穌這樣語帶保留的評論,一方面強調
天主的絕對超越性;另一方面,反映出這個人的行動過於
衝動,言語也太過輕率。
【梅瑟的誡命】
對這個人所提出的問題:「為承受永生,我該做什麼?」
耶穌的回答基本上和每一位辣彼(法律教師)是一樣的;
耶穌只要求他遵守梅瑟的法律(19),並且按著出谷紀二
十章12 ~ 16節的順序列舉十誡中第五、六、七、八條誡命
做為具體的例子;然而,最後一個例子則是第四誡。
這人一向認真奉行梅瑟法律,他說:「這一切,我從小就
都遵守了」(20)。
整個對話並未因這個答覆結束;因為這個人一開始對耶穌
提出的問題就已經顯示出他的目標遠遠超過謹守祖傳法律
,真誠地期望度更聖善的生活。
這個談話還必需繼續深入,因而,耶穌主動地繼續展開了
談話。
【生命的成全,在於跟隨耶穌】
福音作者特別提到,在談話中,耶穌對這個人產生了非常
大的好感;因此描述「耶穌定睛看他,就喜愛他」(21)
在耶穌的眼中看來,能在生活上滿全祖傳的法律已是相當
不易;因此,十分值得稱讚。
但是,祂更願意滿全這人的期望,因而告訴他,這一切,
尚不足夠,「還缺少一樣」。並且更具體地說明:「去,
變賣你所有的一切、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
後,來,揹著十字架,跟隨我」(21)。
變賣財物,將使這位富有之人在天上得到財寶;但是,要
攀上生命的最高峰,是跟隨耶穌,走祂所走的苦路。
耶穌激勵這人展翅高飛,可是,並沒有成功;他聽了這些
話後,「面帶愁容,憂鬱的走了」(22)。他只注意自己
所有的許多財富,卻沒有明白耶穌話中所許諾的圓滿生命
【救恩完全來自 天主】
耶穌和這個人相遇的事件,提供耶穌一個繼續教導門徒的
機會,他們也必需從這個故事當中得到教訓。
耶穌感嘆地對門徒說:「那些有錢財的人,進入
天主的國是多麼難啊!」(23)
門徒們卻對祂的話感到驚奇。
其實,耶穌這樣的話,只是保持祂在谷八34 ~ 37中一貫的
態度。
耶穌指出,世上的錢財往往會阻止人進入 天主的國;並
且用比喻更生動地強調這一點:「駱駝穿過針孔,比富人
進入天國還要容易」(25)。
耶穌極端的話語讓門徒們感到震驚;因為,他們認為,果
真如此,受制於現實生活條件的人,便根本沒有得救的可
能性。
耶穌針對這個情況回答說:「在人,不可能;在 天主,
卻不然;因為,在 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27)。
我們盼望能得到永遠的生命;但是,這個信心的基礎不在
於我們的能力,更不在於我們能做什麼,是完全在於
天主的救援力量和救援意願。
【基督徒的賞報】
伯多祿接著的發言,使整段敘述再次回到「成為門徒」的
主題:「看,我們捨棄了一切、跟隨了祢」(28)。
耶穌的回答包含二個重點:首先要求門徒絕對地跟隨祂,
甚至捨棄家庭和親情的關係;同時,也許諾一個遠遠超過
百倍財富的賞報,而且這個賞報並不只是指未來的世界,
是在今時就已經得到的賞報。
跟隨耶穌的門徒團體形成一個新的家庭,他們將經由這個
新的家庭得到百倍的賞報。
耶穌的話中也提到了「迫害」,這一點,大概反映了初期
基督徒團體的具體情況,他們由於跟隨耶穌,遭受到不少
迫害;但是,他們確信,必定會得到永遠的生命做為最終
的賞報。
【綜合反省】
為了能夠得到永遠的生命,基督徒應該做的遠遠超過遵守
十誡的規定,且要毫無保留地跟隨耶穌。
就人的能力而言,完全地獻身跟隨 天主是根本不可能的
,世上的一切東西都可能阻擋我們全心跟隨耶穌;但是,
天主的能力勝過人的無能,人之所以能得到 天主許諾的
恩賜,完全基於 天主愛的救援意願。
摘自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