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有如參加喜宴嗎?
依二十五 6~10;斐四 12~14,19~20;瑪二十二 1~14
默想
今日福音中,天國的比喻,其實是兩個比喻:一個是對
猶太人說的,特別是當權的司祭長和民間長老;另一個
,可說是對我們這些基督徒說的。
第一個比喻是說,天國,是首先給猶太人的,猶太人先
被邀請;這是很清楚的福音訊息。
所謂僕人,可以代表歷代先知;不同年代,
天主派遣先知到來、召請祂的子民。但是,他們拒絕了
邀請,甚至,出手殺害 上主的僕人,導致
上主的懲罰。
第二個比喻是, 天主把恩寵給了所有人。
國王親自來巡視被邀請的人;那位沒有穿禮服的,可以
代表那些仍保持著未入教前的各種陋習、生活仍是充滿
罪惡的人,他們最終仍要被捨棄;這是基督徒應該加以
警愓的。
我們接受了救恩之後,如果,仍然停留在從前的陋習中
,結果很可能跟第一批人一樣。
讓我們再將這兩個比喻做進一步分析和反省。
天國,象徵 天主的救恩;救恩,是一個喜訊,就好像
婚宴一樣;一個人與新人的關係愈密切,愈能分享他們
的喜樂。
我們先老實問一問自己: 天主的救恩、對基督的信仰
,為我來說是否是一件喜樂的事?
我是喜樂地參與 ? 還是無奈地跟隨呢?
天國,是 天主的邀請;沒有人可以毛遂自薦。
面對著這個邀請時,我們是否覺得榮幸呢?
這便視乎我們認為這邀請是否值得參與;假如,教宗訪
問香港,教區安排了一個晚宴,讓教宗接見教友領袖,
你被邀參加;你是否會像比喻中的人,寧願去耕田、去
做生意,也不接受邀請,毫不珍惜接近教宗的機會?
這很明顯地反映了: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在那裏。
耕田、做生意,並非一件罪惡的事;那麼,為何比喻中
這些人與天國無緣?
我們發覺,有時,並非生活中的罪惡將 天主轟走;是
人輕重不分,不懂分辦價值的重要,讓次要的東西佔據
了自己的心,反把最重要的東西放在無足輕重的位置;
就像比喻中的人,不曉得救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們不妨自問:我也是優次不分嗎?
我是否讓財富的喜樂、名譽地位的喜樂佔據了;不稀罕
來自 天主、來自信仰的喜樂呢?
我們也應反省:接受救恩之後,我們有否以生活去回應?
這便是故事中沒穿禮服的意思。
不要為這人呼冤說,這人匆忙中被拉去赴宴,那有機會
穿禮服?
其實,中東的風俗中,主人備有禮服,讓客人借穿的;
故事中,國王質問時,那人無言以對,顯示自己理虧。
這個比喻,有連消帶打的作用;先指斥猶太人拒絕
天主的邀請,同時亦警告接受了邀請的基督徒不要自滿
;被召,只是開始,還需在生活上結果實來回應,否則
,結果還是一樣。
讓我們再一次反躬自問:
基督的信仰,為我是一件喜樂的事嗎?
基督的信仰,為我是一件重大的事嗎?
有沒有被其他東西遮蓋了的危險?
接受了基督信仰後,我有那些地方改變了?
作者 吳智勳神父
反省與實踐
1. 接受基督信仰之後,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在遭遇任何境遇時,我們從信仰中得到了什麼秘訣?
2. 耶穌說:「被召請的人多,被選上的人少」;我要如
何安排日常生活中的優先次序,來回應
天主的救恩?
3. 福音中,國王想邀請很多人來赴筵席,卻老是被人拒
絕;我願意幫幫 天主的忙,邀請更多的人來認識
天主、同享天國福樂嗎?
信友禱詞
1. 請為普世教會所有的教友們祈禱
感謝 天主賜給我們這麼偉大的救恩;願所有教友們
能以禰的聖子耶穌及歷代聖人聖女為榜樣,將我們的
生活奉獻給禰,並熱切等待禰國度的來臨。
2. 請為生活在貧窮、飢餓中的人們祈禱
祈求 天主以禰憐憫的心腸供應他們日常所需的物資
,請求禰分擔他們的憂患與苦楚,讓他們能在禰慈愛
的庇蔭之下獲得安慰與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