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五日上午,在保祿六世大廳,教宗方濟各主持
周三公開接見活動;八千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信
友與他共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時刻。
上周三,教宗結束了以 天主十誡為題的要理講授後
,這周開始解釋 天主經的含義;這一次的主題為『
主,請教給我們祈禱!』(路十一 1)
教宗表示,耶穌是一位祈禱的人,儘管祂的使命緊迫
,又要面對眾人的許多請求,『祂感到需要離開人群
,獨自祈禱』。
耶穌不做祂的擁護者的人質,懂得拉開距離,不過於
依戀人群;祂在傳教初期來到葛法翁,行了奇蹟之後
,就到荒野的地方祈禱;伯多祿終於找到正在祈禱的
耶穌,對祂說:『眾人都找禰呢!』(谷一37)
教宗提到,在《福音》的一些章節中,似乎正是耶穌
的祈禱、祂與 天父密切的關係在主導一切,革責瑪
尼山園的夜晚就是一例,在耶穌最後、最艱難的那段
行程中,似乎找到了祂不斷聆聽 天父的意義。
祂的祈禱確實有如『運動員競技時的一種最後掙扎』
;然而,卻支持了十字架的行程。
這就是重點:耶穌在那裡祈禱。
耶穌在公開場合熱切祈禱、參與祂的子民的禮儀;祂
也尋找僻靜的地方,離開塵世的喧囂,來到能使祂進
入心靈深處的地方;祂就是那認出沙漠的石頭和上到
山峰高處的先知。
教宗強調,耶穌在十字架上臨終時的最後話語,也是
《聖詠》的祈禱,即猶太人的祈禱;祂用母親教給祂
的禱詞來祈禱。
耶穌如同每個人那樣祈禱;但是,在祂的祈禱中也蘊
含著一種奧秘,以致沒有避開祂的門徒的眼目;他們
請求耶穌說:『主,請教給我們祈禱!』
耶穌沒有拒絕門徒,不將祂與 天父的親密關係把持
不放;因為,祂來到世界上正是為引領我們建立這種
關係。
耶穌成為門徒們祈禱的老師,祂也必定願意成為我們
祈禱的老師;我們也應請求說:主,請教給我們祈禱!
教宗解釋說,『即使我們多年來一直在祈禱,我們仍
必須學習祈禱!』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向
天主的祈禱是否真的是祂想要聽到的。
《聖經》也提到那些不恰當、不受 天主悅納的祈禱
,例如法利塞人的祈禱。
驕傲的法利塞人喜歡人們看到他祈禱,並裝做祈禱,
內心卻是冷漠的;耶穌稱這樣的人沒有成義,因為,
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路十八14)。
因此,祈禱的第一步是謙卑,到 天父面前說:『
父啊 ! 』
再到聖母面前說:『請妳看看我,我是位罪人、軟弱
的人,是我不好』。
每個人知道對她說什麼;但是,總該以謙卑做為開端
,請 上主傾聽。
謙卑的祈禱蒙受 上主的傾聽。
最後,在這將臨期,教宗邀請信友們重複這句話:『
主,請教給我們祈禱!』
願我們眾人都能有所超越、更好地祈禱;
上主絕不會讓我們的祈求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