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去、為我們預備地方
宗六 1-7;伯前二 4-9;若十四 1-12
本主日禮儀中的讀經非常的美好;福音取自耶穌在和門徒
吃了最後晚餐之後所說的話。
耶穌告訴我們,祂要到 天父的家裏去、為我們準備地方
;祂也向我們啟示了 天父。
第一篇讀經向我們展示了初期教會的組織以及初期教會在
遇到問題時如何面對。
第二篇讀經說了建築一座屬神的殿宇和成為聖潔的司祭。
我們所讀到的福音段落中最令我們仰慕的是,耶穌體貼入
微的愛;祂關愛門徒,竭力為他們做心理準備,使他們的
心靈不受煩亂的長久騷擾。祂說:「你們心裏不要煩亂;
你們要信賴 天主,也要信賴我」。
隨後,耶穌以極其溫柔的方式談了祂的苦難、談了祂的逾
越奧蹟。
這是一個悲哀的奧蹟;然而,祂卻以門徒所熟習的、單純
又吸引人的方式說出來。祂說:「我去,原是為你們在我
父的家中預備地方;我去了、為你們準備了地方以後,我
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為的是我在那裏,你們也在
那裏」。
耶穌去、為門徒預備地方;這的確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
祂用什麼方式去預備呢?
祂是藉著自己的痛苦、苦難;當然,也是藉著祂的復活、
來為門徒預備地方的。
從這裏,我們可以明白,耶穌為我們預備的地方,也是在
祂那受了極刑後、復活了的身體內;正是在祂自己的身體
內為我們預備了地方。
由於祂為我們在祂自己的身體內預備了地方;因此,我們
都成了祂身體的肢體。
我們也可以說,耶穌為我們預備的地方,是祂自己的心。
祂允許祂的心被刺傷;從某種意義來說,祂這樣做,是為
了令我們得以進入祂的心中,為了將祂的心賜給我們。
我們仰慕耶穌體貼入微的愛,我們也同樣仰慕祂的慷慨、
寬宏;因為,祂為我們預備地方,需要祂付出極大的代價
。雖然如此,祂仍然懷著無限的愛、付出了這代價。
若望說:「祂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若十三 1);這是說,耶穌愛世人愛到了極點,因而
,願意付出高昂的代價、來為他們預備地方。
從另一方面來說,耶穌告訴門徒,祂是到
天父那裏的道路;祂說:「我去的地方,你們知道往那裏
去的路」。
多默問祂說:「主!我們不知道祢往那裏去,怎麼會知道
那條路呢?」
耶穌回答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
從這裏,我們又一次看到,耶穌是我們的一切;祂是我們
要去的地方、也是我們去那地方的道路,我們要跟隨祂,
就如順著一條路行走;我們要模仿祂。
如果,我們懷著愛而生活,我們便是在模仿祂;因為,
耶穌是一條愛的道路,祂愛我們愛到了底。
耶穌是一條慷慨的愛的道路,祂那樣的愛,實行起來並不
容易。
愛,吸引我們;但是,慷慨的愛,卻令我們害怕;因為,
那是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的。
雖然如此,耶穌賜給了我們恩寵,使我們能因著來自祂的
苦難與復活的力量,奮力在這條愛的路上前行。
耶穌隨後向我們解釋,我們可以經過祂、認識 天父。
斐理伯對祂說:「主!把 父顯示給我們,我們就心滿意
足了」。
正如梅瑟請求 天主將面容顯示給他;斐理伯也請求耶穌
將 天父顯示給他們。
對梅瑟的請求, 天主這樣回答說:「你將看見我的背後
;但是,我的面容,卻無法看見」。
天主不可能直接向人顯示祂的面容;可是,現在,我們可
以從耶穌的面容看到 天父的面容。
耶穌說:「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 父」。
如果,我們想認識 天主,就該默觀耶穌;長久地默觀祂
、聆聽祂,而後,跟隨祂。
這樣,我們便能更好地認識 天主;這樣,
天主便在祂愛的榮耀中顯示給我們。
天主的偉大和美善,經由耶穌的逾越奧蹟和祂的形象、祂
的面貌顯示給我們。
隨後,耶穌向我們說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祂說:「凡信
我的,我所做的事業,他也要做,並且,還要做比這更大
的事業;因為,我往 父那裏去」。
要想明白耶穌這段話的意義,需要讀福音中耶穌接下來說
的話;祂說:「你們因我的名,無論求 父什麼,我必要
踐行,為叫 父在子身上獲得光榮。
你們若因我的名向我求什麼,我必要踐行」。
的確,從踐行職務方面來看,門徒們的事業比耶穌的事業
更大;因為,耶穌只在巴勒斯坦境內踐行祂的職務,少數
幾次,到巴勒斯坦以外的地方時,也沒有踐行職務。
祂的門徒們則不同,他們在許許多多的國家中執行職務;
因此,他們所做的事業比耶穌的來得大。
教會的事業也繼續比耶穌的事業大;其實,教會的事業,
就是耶穌的事業、是復活了的耶穌的事業。
福音記載,耶穌繼續這樣說:「凡信我的,我所做的事業
,他也要做,並且,還要做比這些更大的事業;因為,我
往 父那裏去。
你們因我的名,無論求 父什麼,我必要踐行,為叫
父在子身上獲得光榮。
你們若因我的名向我求什麼,我必要踐行」(若十四12-
14)。
因此,一切都是復活了的基督的事業,門徒是祂的工具;
條件是,他們需要祈求。
我們所有的人都受召、做耶穌所做的事業,我們要在自己
的生活中以最平常卻實際的方式來做。
每一位基督信徒都受召、藉著祈禱和愛與基督連合在一起
,做祂的事業。因此,我們應該懷有一個雄心壯志,就是
和耶穌一起、做祂的事業。
我們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在家庭生活中、在工作崗位上
、在人際關係中──做一件屬 神的事業:透過我們的祈
禱和與基督在慷慨的愛中的結合、來逐漸改變世界,使它
符合 天主的計畫。
這一切都可以像伯多祿在第二篇讀經中一樣將之定義為「
司祭職務」;伯多祿這樣向信友們說:「你們接近了祂,
即接近了那為人所擯棄、卻為 天主所精選、所尊重的活
石,你們也就成了活石,建成一座屬 神的殿宇、成為一
班聖潔的司祭,以奉獻因耶穌基督而中悅
天主的屬 神的祭品」。
伯多祿對基督信徒的生活做了多麼美好的陳述!
我們大家都受召、接近活石基督;基督,有如聖詠一一八
篇第二十二節說的,是那被匠人當做廢石而拋棄,反而成
了屋角基石的石頭;因為,祂是 天主所精選和珍貴的。
基督透過祂的復活奧秘成了活石,這活石是整個建築的根
基;凡信基督的人,都要被轉變為活石、來興建一座屬
神的殿宇,不是物質的殿宇,而是受聖神推動的殿宇。
基督信徒的整個生命都應該成為奉獻給 天主的祭品、一
位司祭的祭品;因為,是經由基督奉獻給 天主的。
伯多祿稱這些祭品是「因耶穌基督而中悅
天主的屬 神的祭品」。
我們基督信徒的天職便是奉獻屬靈的祭品,更好說,做出
屬靈的奉獻;這奉獻,不是艱困難行的,是生活中的一般
活動,因著與死而復活的基督一起,這些平凡的一般性活
動得以轉變,成了屬靈的活動。
祈禱宗會教導她的成員每天懷著這樣的精神來做奉獻,好
能與基督的復活奧秘相連。
我們所奉獻的,是我們的日常行動,為了使我們的生活和
基督連在一起,也為了使我們得以生活在 天主的愛中。
我們謙遜地這樣做,便能成就美好的事業,成就一個雖不
顯著卻具有極不尋常價值的事業。
在第一篇讀經中,我們看到,伯多祿所說的屬 神的殿宇
如何一步一步地建造起來;這殿宇就是教會。
在宗徒大事錄中,我們看到,艱難的環境如何促使建立教
會的工作不斷有進展。
初期教會的成員中,有說希伯來話、或阿拉美語的猶太人
,也有曾僑居希臘、說希臘語的猶太人。
後者被稱為「希臘化的猶太人」。
這兩種不同的信徒間有點互相敵對,這種敵對情況,到了
某個程度時,希臘化的猶太人對希伯來人發出了怨言。
那時,教會團體中,每天,為寡婦分配生活品。
寡婦的人數眾多;因為,當年,男人的壽命不長。
希臘化的猶太人之所以不滿,正是因為,他們認為,在日
常分配日用品上,他們的寡婦被疏忽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十二位宗徒召集了門徒們來,並分配了
使徒工作。宗徒們繼續負責主要的工作,就是靈性的工作
,而不是物質的事務。
他們說:「讓我們放棄 天主的聖言、操管飲食,實在不
相宜」。宗徒們應該專務祈禱和致力於傳揚 天主的聖言
;因為,這是教會的主要工作。
雖然如此,教會中也有物質的事務需要安排;因此,十二
位宗徒建議,選出「七位有好聲望、且充滿聖神和智慧的
人」來負責愛德工作。
路加並沒有稱他們為「執事」;其實,他們可以說是教會
中執事的前輩。
這個決定解決了物質事務的問題,同時,也令建造教會的
工作向前邁進了一步。宗徒大事錄這樣說:「
天主的道漸漸發揚,門徒的數目在耶路撒冷大為增加」。
天主的恩寵帶來了豐碩的成果。
我們這個時代的教會也同樣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教會中的
工作,不能、也不應該全由神職人員承擔,越來越迫切需
要有教友分擔。不僅是那些物質方面的工作,愛德工作和
教育工作也同樣需要教友來進行。
這樣,建設屬 神的殿宇的工作便可以不斷地有進展,並
能以之光榮 天主,使世界逐漸改變。
本主日的三篇讀經都邀請我們做出更大的努力,懷著信心
和勇氣來迎接我們基督信徒的召叫。
這是一個美好的召叫,每個人在教會中都有對他個人的召
叫,每個人都應該與基督一起、來做神聖的事業。
每個人都應該奉獻中悅 天主的屬 神的祭品;都應該在
建設教會上做出貢獻;這樣,復活了的基督的平安和喜悅
便會填滿我們的心。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