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 :在公開接見活動開始時,教宗方濟各乘著白色座車

來到廣場,他旁邊還坐著八位男女兒童,他們頭戴白色

小帽、身穿藍色或白色衣服,上面寫著教宗針對移民的

四點指示:接納、保護、促進和融入。

 

『但救我們免於兇惡』,是《        天主經》中最後一句呼求

;在周三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中,教宗方濟各對此進行了

省思。

教宗說,面對世界上的邪惡,基督徒體驗到耶穌站在我們

這一邊,祂從十字架上賜予衆人寬恕與平安。

月十五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周三公開接見活動

,兩萬人不顧陰雨,聆聽教宗方濟各講話;在要理講授中

,教宗省思了《        天主經》的最後一句呼求『但救我們免

於兇惡』,闡明在世界和我們自己的心中彌漫著兇惡,這

不是        天主的作為,是邪惡悄悄地進入人類歷史中的坎坷

經歷。

在接見活動開始時,教宗乘著白色座車來到廣場,他旁邊

還坐著八位男女兒童,他們頭戴白色小帽、身穿藍色或白

色衣服,上面寫著教宗針對移民的四點指示:接納、保護

、促進和融入。

幾個月前,這些兒童隨著他們的親人從利比亞乘船前往義

大利海岸,四月二十九日獲得人道救援,目前住在羅馬近

郊的        天主教運動中心。

在要理講授中,教宗首先解釋『但救我們免於兇惡』這句

祈禱文的含義說,誦唸《        天主經》的人不僅祈求

天主不讓自己陷於誘惑,也呼求祂讓自己免於兇惡;因為

,惡的存在使我們受到了威脅。

事實上,基督徒的祈禱,並不是閉上眼睛無視現實生活。

《        天主經》是子女而非幼稚的祈禱,不是如此地沉醉於

天主的        父愛,以致忘記人的旅程充滿艱難。

《        天主經》若沒有最後這幾句,罪人、受迫害者、絕望

和垂死的人又怎能祈禱呢?這最後的祈求,正是我們感到

有限度時的祈禱,而且總是如此。

教宗表示,我們生命中存在著邪惡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

,只要我們翻開歷史的篇章,就會看到多麽令人痛苦的目

錄,我們在這世界上的生存經常是一種失敗的冒險。

邪惡的存在,有時,似乎比        天主的慈悲更為明顯;這種

在大自然、歷史,甚至我們心中占據空間的邪惡似乎與

天主的奧秘相對立。

《        天主經》的最後呐喊,是起來反對這邪惡,在這邪惡

寬大的長袍下隱藏著各種不同的經歷:人的哀傷、無辜者

的痛苦、奴役、被別人利用以及天真孩子的哭泣,這一切

都在人的心中提出抗議,與《        天主經》的最後祈求產生

了共鳴。

教宗指出,耶穌在受難時刻完全經歷了惡的刺傷,祂這樣

祈求說    : 『阿爸!        父啊!一切為禰都可能,請給我免去

這杯罷!但是,不要照我所願意的,要照禰所願意的』(

谷十四36)。

耶穌受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祂親身經歷了孤獨、鄙視、

屈辱和殘忍的對待。

人就是如此;我們致力於生命、嚮往愛和善,卻也不斷將

自己和他人置於邪惡中,以致陷於對人喪失信心的誘惑。

最後,教宗表示,基督徒曉得邪惡的威力;但是,也體驗

到耶穌站在我們這一邊,並前來幫助我們。

天主聖子救我們免於兇惡,祂在最後的搏鬥中,命令伯多

祿把劍收入鞘內、向懺悔的強盜確保他能進入天國;最後

,耶穌呼求道:『        父啊!寬赦他們罷!因為他們不知道

他們做的是什麽』(路廿三34)。

和平,源自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寬恕,真正的和平是從那裡

來的;和平,是那位復活者的恩賜、是耶穌賜給我們的恩

典;耶穌在復活後的第一句問候正是『願你們平安』。

願你們的靈魂、內心及生活平安;          上主賜予我們平安、

賜予我們寬恕;但是,我們必須祈求『救我們免於兇惡』

,好能不陷於罪惡。

這正是耶穌賜予我們的希望和力量,復活的耶穌就在這裡

、在我們當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