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人到愛主
申六 2-6;希七 23-28;谷十二 28-34
默想:
耶穌在走向耶路撒冷這條不歸路上,一直在培訓門徒有關基督徒應有的精神,
例如,得勇於捨棄、要揹十字架、要與耶穌建立密切的關係等等;實際地該怎
樣做呢?讓我們來看看耶穌給我們的答案。
首先,得回顧耶穌當時身處的境況;耶穌已進入耶路撒冷並與當權者正面衝突
;第一批是法利塞人,他們問耶穌一個政治性的問題:應否向凱撒納稅;隨著
,撒杜塞人問一個神學性的問題:一個婦人結婚七次,如果有復活的話,她將
是那一位的妻子呢?。
兩次,耶穌都瀟洒地挫敗對手。
這一回,由飽學的經師出馬,雖然,語氣溫和多,但是,仍有點刁難的味道;
他問一個學術性的問題:在眾多的誡命中,那一條是第一條呢?
耶穌回答說:「第一條是:『以色列!聽著! 上主、我們的 天主是唯一的
天主;你當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 上主、你的 天主。』第二條是:
『你當愛近人如你自己』;再沒有別的誡命比這兩條更大的了。」
耶穌所回答的,其實是猶太人每日所唸的經文之一;經師問那一條誡命最大,
本來,耶穌只答一條就可拿滿分;但是,耶穌並非要贏問答遊戲,祂關心的是
這位經師及周圍的人與 天主的關係;如果,只以愛
天主為答案,人跟 天主的關係容易有僵化的危險。
猶太人牢記著要愛 天主,最初,是由於感念 天主帶領他們離開埃及;那時
,這份經驗刻骨銘心,要拿全副精神出來為 天主並不太困難;表現的方式就
是遵守十誡,以具體的生活去愛 天主。
但是,到耶穌的時代,出谷的經驗已是一千三百年前的事了,一段本來是活生
生的個人體驗,早已淡退為一篇傳統故事;而且,愛
天主的表現方式,也只限於獻全燔祭、做犧牲及風俗習慣上的改變,例如,把
經文繫於額上或臂上等等。
假如,有人問:你怎樣愛 天主?
你的答案可能是:我參與彌撒、祈禱、奉獻,差不多了吧?
果真如此,我們可能流於經師的了解,即在我與 天主之間,其實沒有容納其
他人。
耶穌了不起的地方是,把第二條也連上去,使第一條活起來,成為有血有肉的
誡命。老實說,要我對 天主情感豐富地愛、活力充沛地愛,我真的不知從何
愛起。這裡,耶穌贈予我們一訣秘方:從我們接觸得到的人做起。
誰都會有愛自己的經驗:吃自助餐時,我們大概會多挑鮮魚、生蠔、牛仔肉等
上價食物來吃;在大球場參與彌撒,我們會選一個面對祭台而太陽又晒不到的
座位;地鐵到中環尾站,我們還未下車,外面的人已經蜂擁而入想佔個座位。
從這些生活小節上,已看得出人是多麼愛自己;現在,
天主要求我們像愛自己一樣去愛別人,包括異族人,並非指自己人,你看多難
!由此便知道,「愛人如己」,的確是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
天主的表現。
耶穌在面對當權者以問題挑戰的過程中,其實,已為我們立下「愛人如己」的
榜樣。猶太人分批前來刁難;耶穌面對這些來意不善的人仍耐心十足,幫助他
們接近 天主。末後,耶穌對經師說:「你離 天主的國不遠了」,不光是指
他看到耶穌說話的智慧,更是邀請他把所知道的實踐出來,即以愛耶穌這個
「敵人」,去表達愛 天主。
人單靠自己的力量,要恒常地、全面地愛人如己,實在困難,經師暫時無力做
到;但是,數天之後,耶穌以死去表達祂對人 ~ 包括祂的仇人 ~ 的愛。
基督是愛主愛人的基礎;感受到基督的愛,基督徒才有力量和有動機去「愛人
如己」,才懂得全心、全靈、全意、全力去愛 天主。 ( 作者 吳智勳神父 )
反省與實踐:
如果,有人問你:你怎麼愛 天主?你的答案是什麼?
你要如何像愛自己一樣去愛別人?容不容易呢?愛人如己的動機與力量從何而
來?
信友禱文:
請為本堂教友祈禱
求主幫助我們,除了經常參與彌撒、祈禱及奉獻外,還能夠關懷我們接觸到的
人,使我們能在生活中實踐 天主的誡命。
請為老師、教授們祈禱
自古以來,老師一直扮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人們也相當尊敬他們,
甚至,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之說。祈求為人師表者能以耶穌為榜樣,愛
主、愛人,帶給學生真正的愛及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