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默盎和女先知亞納的見證

 

                       (乙年聖家節)

 

【福音:路二   22~40

若瑟和瑪利亞按梅瑟的法律,一滿了他們取潔的日期,

便帶著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獻給      上主, 就如

上主的法律上所記載的:『凡開胎首生的男性,應祝聖

於        上主』。並按照        上主法律上所吩咐的,獻上祭物

:一對斑鳩或兩隻鶵鴿。

那時,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默盎,這人正義虔誠

,期待著以色列的安慰;而且,聖神也在他身上。

他曾蒙聖神啟示:自己在未看見        上主的受傅者以前,

絕見不到死亡。

他因聖神的感動進了聖殿;那時,抱著嬰孩耶穌的父母

正進來,要按著法律的慣例為祂行禮。

西默盎就雙臂接過祂來、讚美        天主說:「主啊!現在

,可照祢的話放祢的僕人平安去了!

因為,我親眼看見了祢的救援,即祢在萬民之前早準備

好的,為做啟示異邦的光明,祢百姓以色列的榮耀」。

祂的父親和母親就驚異他關於耶穌所說的這些話。

西默盎祝福了他們,又向祂的母親瑪利亞說:「看,這

孩子已被立定,為使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和復起,並成

為反對的記號。

至於你,要有一把利劍剌透你的心靈,為叫許多人心中

的思念顯露出來」。

又有一位女先知亞納,是阿協爾支派法奴耳的女兒,已

上了年紀;她出閣後,與丈夫同居了七年,以後就守寡

,直到八十四歲。

她齋戒祈禱,晝夜事奉        天主,總不離開聖殿;正在那

時刻,她也前來稱謝        天主,並向一切希望耶路撒冷得

救贖的人講論這孩子。

他們按著        上主的法律行完了一切,便返回了加里肋亞

、他們的本城納匝肋。

孩子漸漸長大又強壯,充滿智慧,        天主的恩寵常在祂

身上。

 

【節日簡介】

在耶穌聖誕八日慶期中的主日,教會慶祝聖家節;如果,

聖誕節恰好是主日,則在十二月三十日慶祝此節日。

教會公開敬禮耶穌、瑪利亞和若瑟聖家三口的歷史並不長

,最早始於十九世紀的加拿大;由於教宗良十三世的大力

支持,得到了普世的響應。

可是,一直到1920年的彌撒禮儀本出版,才真正成為教會

禮儀日曆中固定的節日。

本日彌撒的集禱經及領聖體後經清楚地表達出這個節日的

主要目的:勉勵基督徒家庭以納匝肋的聖家為榜樣,抗拒

一切相反基督徒家庭價值觀念的外來威脅。

新約聖經中,聖家三口同時出現的場合只有在耶穌的童年

故事中;因此,本主日的福音並非選自馬爾谷,是路加所

記載的耶穌被奉獻於聖殿的故事(路二22~40),我們先

按故事的順序加以註解,再做一些綜合性的反省。

 

【虔誠的猶太家庭】

根據猶太法律,一位產下男嬰的母親有四十天之久是「不

潔的」;在這期間之後,必需奉獻一隻一歲的羔羊,經由

司祭獻做全燔祭,才重新成為潔淨的,才可觸摸一切東西

,並得以進入聖殿。

如果,是窮人,無法獻上羔羊,可用兩隻斑鳩或兩隻雛鴿

代替(肋十二2~8)。

如今,瑪利亞產後「到了取潔的日期」,便和若瑟帶著孩

子來到聖殿。

同時,路加也報導,他們來到聖殿,是為了把孩子獻給

天主;因為,按照法律,「凡開胎首生的男性應祝聖於

上主」。這是為紀念猶太人出埃及時,        天主保全了他

的長子;因此,「一切人或牲畜,凡是開胎首生的」,都

屬於        天主(出十三2),男孩必需藉著祭獻牲畜贖回(

出十三15)。

路加把「瑪利亞的取潔」和「奉獻嬰孩耶穌」連結在一起

,一方面顯示若瑟一家是虔誠的猶太人,另一方面也為下

面的故事提供了敘述性的背景。

 

【先知西默盎】

西默盎被描述為正義、虔誠的以色列人,一生等待以色列

的安慰、默西亞的救援(參閱:依四十,六一     2);聖神

曾經特別許諾,在他死前必將見到        上主的受傅者!

「受傅者」的意思就是希伯來文的「默西亞」,翻譯成希

臘文就是「基督」。

在這個時刻,西默盎受到聖神感動進入聖殿,因而和耶穌

以及抱著祂的父母相遇;西默盎把孩子接抱在手中,說出

了關於這嬰孩及其母親的雙重性先知預言。

 

【耶穌是萬民的救主】

在聖神感動下,西默盎認出這位嬰孩就是         天主許諾給萬

民的救援、是「啟示異邦的光明」(依四二     6,四九     6

、也是「以色列百姓的榮耀」(依四六13);因而他知道

,聖神的啟示業已實現,所以,『求        天主現在放他平安

離去』。

但是,福音作者藉著西默盎的話所欲傳達的,不只是一項

個人性的啟示得到實現而已;因為,在聖經的思想中,「

現在」一詞指向一個時期的圓滿。

西默盎對        天主的讚頌,真正的深意在於向全人類宣講:

在耶穌基督身上,        天主的救援許諾已決定性的開始實現

 

【救恩可能被人拒絕】

西默盎祝福了相當驚訝的耶穌的父母,並對祂的母親預言

說,耶穌帶來的救恩,不會被一切人所接受,許多人將會

反對祂。

「許多人心中的意念將被揭露出來」,這句話暗示出一個

「審判」的味道;事實上,這正是路加後來對猶太人棄絕

耶穌的行為所做的評價(路二一20~24)。

 

【瑪利亞的痛苦】

西默盎預言「有一把利劍將要刺透你(瑪利亞)的心靈」

,意義是多重的;它可以是直接指瑪利亞個人將承受的痛

苦,也可以表示民族(則十四17)或家庭將因著這利劍而

分裂(路十二51~53)。瑪利亞做為民族或家庭的一份子

,當然也分擔這一切不幸。

 

【女先知亞納的宣講】

亞納被稱為女先知,表達出她的話語也是在聖神推動之下

說出的;這位84歲的寡婦出自阿協爾支派,這一支派原住

於巴勒斯坦北部;因此,亞納在此代表許多由外地來到耶

路撒冷朝拜        天主的虔誠猶太人。

路加沒有記載她說的話,只敘述「她向一切希望耶路撒冷

得救贖的人講論耶穌」;因此,經由一位男人西默盎和一

位女人亞納的見證,虔誠的猶太人相信

天主的許諾在耶穌身上實現了。

 

【孩童耶穌的成長】

福音最後再次提及耶穌的父母遵守法律完成了一切,便回

到納匝肋;孩子漸漸長大並充滿智慧。

這個關於耶穌在納匝肋成長的簡短註腳,看起來毫不起眼

;事實上,卻打開人們的眼睛,使人看見數百年來多次被

忽略的觀點:耶穌和每個人一樣,也有一般成長的過程。

雖然,按教會的教導,耶穌是真        天主;但是,做為一位

真正的人,祂也是隨著生命的成長才漸漸地意識到自己的

身分與使命。

 

【綜合反省】

路加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敘述,包含了西默盎的雙重性先知

預言和亞納的宣講;他以這個方式告訴「德敖斐羅」和所

有讀者:雖然,以色列民族中有許多人拒絕接受耶穌,然

而,祂真的就是預許給以色列和所有民族的救主。

這段故事中的西默盎和亞納代表著許多虔誠期待先知許諾

實現的以色列人,他們讚頌耶穌是一切人的光明;但是,

另一方面也會成為反對的記號。

如果,誰注意到路加的寫作目的以及他當時代的特殊表達

方式,便能在今天和德敖斐羅一樣,經由這個敘述增強對

耶穌的信仰,也應該效法西默盎和亞納為耶穌做證,宣講

祂所實現的救恩喜訊。         摘自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