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賤不能移 ( 路二 21 ~ 40 )
作者 蔣劍秋神父
滿了八天,孩子應受割損,遂給衪起名叫耶穌,這是衪降孕母胎前由天使
所起的。
按梅瑟的法律,一滿了他們取潔的日期,他們便帶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獻給
上主,就如 上主的法律上所記載的:『凡開胎首生的男性,應祝聖於
上主。』並該照 上主法律上所吩咐的獻上祭物:一對斑鳩或兩隻鶵鴿。
那時,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默盎;這人正義虔誠,期待以色列的
安慰,而且,聖神也在他身上。他曾蒙聖神啟示,自己在未看見
上主的受傅者以前絕見不到死亡 。
他因聖神的感動進了聖殿;那時,抱著嬰孩耶穌的父母正進來,要按著法
律的慣例為衪行禮。西默盎就雙臂接過衪來,讚美 天主說:「主啊 !
現在,可照你的話,放你的僕人平安去了 ! 因為,我親眼看見了你的救援
,即你在萬民之前早準備好的:為做啟示異邦的光明,你百姓以色列的榮
耀。」
他的父親和母親就驚異他關於耶穌所說的這些話。
西默盎祝福了他們,又向衪的母親瑪利亞說:「看,這孩子已被立定,為
使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和復起,並成為反對的記號 ── 至於妳,要有一把
利劍刺透妳的心靈 ── 為叫許多人心中的思念顯露出來。」
又有一位女先知亞納,是阿協爾支派法奴耳的女兒,已上了年紀;她出閣
後,與丈夫同居了七年,以後就守寡,直到八十四歲。她齋戒祈禱,晝夜
事奉 天主,總不離開聖殿。
正在那時刻,她也前來稱謝 天主,並向一切希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
論這孩子。
他們按著 上主的法律行完了一切,便返回了加里肋亞,他們的本城納匝
肋。孩子漸漸長大而強壯,充滿智慧, 天主的恩寵常在他身上。
去聖地朝聖的人,都會到納匝肋去看聖家三口所住過的小屋和離小屋有一
段路程的【聖母泉】。據說,聖母便是到該泉去取水回家,做飯洗衣。
若瑟是木匠,在屋外設有簡陋的工作台,給客戶做他們所要的東西。
耶穌,既幫聖母做家事,也跟若瑟學了一套木工本領。
一家三口過著簡單、貧窮的生活,靠勞力謀生。正如今天福音所說的,他
們只有能力給 天主獻上【一對班鳩或兩隻雛鴿】;這是梅瑟法律所規定
的窮人應獻給 天主的祭品,又稱【窮人之祭】。
俗語有云 : 【貧賤夫婦百事哀】;貧賤的聖家三口,當然也會為【開門七
件事】操心,少不了有些問題。可以肯定的是,三口子一定敬愛
天主如慈父,將自身的困難化為更大的同情心,除了努力工作,還會去幫
助比自己更有困難的人。
貧窮,自古有之;只要看看我們的四周,便可得到證實。不同的是,一些
貧賤人士,為了要錢而不要命,挺而走險,販毒走私,搶竊越貨,或用其
他不正當的手段找錢;結果東窗事發,有的被殺、有的坐監、有的逃亡,
人財兩失,連命都賠上了。
好在,大多數貧賤人士知道勞工神聖,不分貴賤,步聖家三口的後塵,以
正當、合理的方式謀生,雖窮猶甘。很多人盡力培養後代,希望他們有朝
一日能出人頭地,自己再辛苦也在所不辭。
古人有云 : 【貧賤不能移】;聖家三口是最好的實踐者。
聖家三口給我們的榜樣,促使我們檢討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學習、實踐【
貧賤不能移】。
誠實、正直,再加上對 天父的信心,是最好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