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庭(路二 41~52)
作者 蔣劍秋神父
衪的父母每年逾越節往耶路撒冷去。
衪到了十二歲時,他們又照節日的慣例上去了。
過完節日,他們回去的時候,孩童耶穌卻留在耶路撒冷,衪的父母並未發覺。
他們只以為衪在同行的人中間,遂走了一天的路程;以後,就在親戚和相識的
人中尋找衪。既找不著,便折回耶路撒冷找衪。
過了三天,才在聖殿裏找到了衪;衪正坐在經師中,聆聽他們、也詢問他們。
凡聽見衪的人,對衪的智慧和對答,都驚奇不止。
他們一看見衪,便大為驚異;衪的母親就向衪說:「孩子,為什麼你這樣對待
我們 ? 看,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地找你。」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尋找我 ? 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裏嗎 ?」
但是,他們不明白衪對他們所說的話。
衪就同他們下去,來到納匝肋,屬他們管轄。
衪的母親把一切默存在心中。
耶穌在智慧和身量上,並在 天主和人前的恩愛上,漸漸地增長。
從白冷的馬槽,讓我們今天前往納匝肋的小石屋去看看 :
一門、一窗,平頂用石塊砌成,剛好容人自由出入。
進門便是堂屋,既是客廳、也是廚房。
堂屋左右,各一廂房,是他們的臥室兼祈禱的地方。
屋中四壁空空,毫無擺設;既無自來水,也無瓦斯,更無電燈。
石屋是建在山坡的下面 ( 納匝肋是座山城 ) ,附近有一井泉,居民都以井泉為
生;煮飯、洗衣均離不開它。
這座井泉,今天,叫做【聖母泉】;因為,聖母瑪利亞天天都得去拿水。
當時的窮苦家庭,燒的是木柴,點的是油燈;所以,聖家三口住的石屋被燻得
黑黑的。
石屋外有塊空地,若瑟便在那裏做他的木工;小耶穌在那裏玩耍;聖母瑪利亞
也常在那裏做女紅。
瑪利亞相夫教子,照顧一家三口的飲食起居,無微不至。
若瑟辛苦操勞,讓一家人不愁吃穿。
小耶穌幫助若瑟工作,也幫助瑪利亞做些家務。
一家三口,父慈子孝,夫妻恩愛;石屋春暖,羨煞多少人。
人人都渴望有個幸福家庭,這也是人之常情。
家庭的幸福,不在於四壁輝煌,更在於夫妻間的了解與諒解、犧牲與奉獻、忠
貞與真情。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互信互愛,終生不渝。
夫妻兩人育嬰教子,自能以身作則,子女孝順,父母開心。
夫妻的恩愛,正如春日陽光,定使蓬蓽生輝,幸福無窮。
( 摘自 把福音活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