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將會長成怎樣一個人?
(乙年聖家節)
路加福音 二 22~40
薛恩博樞機 著 丁穎達教授 譯
默想:
每當我為一位幼兒付洗時,我總是不禁在心裡忖度:
「你將來長大後會成為怎樣一個人?你會度怎樣一種
生活呢?」
其實,父母親更會有這種憂喜參半的感覺;新生嬰兒
帶來喜樂的同時,父母也開始為孩子將來在世上的發
展操心不已。
耶穌出生後的四十天、祂的父母親把祂獻於聖殿時,
他們應該也有相似的感覺。
瑪利亞遵照規定,為自己、為順產奉獻了取潔的祭物。
耶穌,是開胎首生的男兒,根據梅瑟的法律,應將祂
祝聖於 上主;因為,凡首生的受造物皆屬於
天主。
這是一幕令人感動的場景:年邁的西默盎伸出雙臂,
把聖嬰接抱過來;一位行將入土的垂暮耆老前來祝賀
一位新生嬰兒。
這是一幅喜樂的畫面:新生命生機蓬勃、老生命感恩
告別;正義、正直的西默盎成為生命晚秋的典範。
在教會的祈禱典藏中,他的感恩之歌「主啊!現在,
請放祢的僕人平安去吧!」成為入睡前或唱、或唸的
祈禱文。
西默盎的喜樂很特別,因著聖神的啟示,他認出這位
窮苦人家的嬰孩就是那預許的、眾望所歸的
上主的默西亞,祂將把光明和救恩帶給所有的民族。
不約而同前來的老寡婦亞納有著相類似的體驗,她也
看出這嬰兒有朝一日將變得無與倫比地重要。
在老少相遇、生命篇章尾聲與序幕銜接的喜樂裡,還
伴隨著嚴峻的聲調;西默盎預先神視到,這孩子將來
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那些人的靈魂將被逐一分辨。
祂將成為許多人的絆腳石、一個反對的記號。
當這孩子遭遇到眾多敵意時,對祂的母親來說是個很
大的打擊,痛苦會像一把利劍刺透她的心靈。
瑪利亞和若瑟把這些既喜樂又警覺的話語銘記在心頭
,返回納匝肋(聖史路加並沒有告訴我們,期間逃往
埃及的事);從此以後,長達三十年左右的隱居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淡無奇。
耶穌以木工手藝為生,有喜有憂;瑪利亞把西默盎預
言有關孩子及她的話默存在心中。
兒子將會長成怎樣一個人呢?
此時,耶穌漸漸長大成人。
凡天上的事,瑪利亞總是相信、並且全然信任,這當
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她明知她們母子將會分別
遭受打擊。
然而,當她站在十字架下,看著兒子淒慘地死去時,
她再一次答應了,就像她最初答應天使一樣。
反省與實踐:
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存有許多無法解釋以及難以明瞭
的事,我們能夠和聖母一樣,將 天主的話默存心中
、反覆思量,並全心信賴 上主嗎?
聖家守法的精神為我們立了榜樣;我們基督徒是為了
守法才守法呢?還是打從內心對 天主的敬愛?
我們到聖堂參加感恩禮、或是朝拜 天主,是否有和
女先知亞納一樣的歡樂與尊敬的態度?
是否和她一樣勇敢地講論這孩子?
信友禱文:
請為處在危險、困難中的家庭祈禱
在此聖家節,祈求 天主光照每一個人的心靈,賞賜
恩寵效法聖家的榜樣,在危險、困難中也能同心合意
攜手度過,並全心依賴 上主。
請為受家暴的兒童能得到家庭溫暖祈禱
祈求 天主仁慈眷顧遭受家暴的兒童,感化兒童的父
母,使之能得到的疼惜,並能在健全的環境下成長、
茁壯。
請為被父母遺棄的孤兒們祈禱
祈求 天主特別照顧被父母遺棄的孤兒們,使他們能
被安置在充滿愛心的家庭或機構中,獲得安全與教育
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