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主的奇妙應許             聖神降臨節(前夕彌撒)


岳三 1-5;羅八 22-27;若七 37-39


在五旬節前夕彌撒中,聖道禮儀的經文談及聖神。


讀經一取自岳厄爾先知書,內容介紹   天主的奇妙應許,他無限慷慨地廣施


他的神。


讀經二取自羅馬人書,談到聖神在我們內的行動。


福音則提及,早在聖神來到之前,耶穌已宣告聖神的恩賜;此一宣告是耶穌


在其公開生活時期、在帳篷節的機會上做的。


讀經一是個神奇的預言;因為,展現出   天主的寬宏大量 。他應許把他的神


傾注在「每個人身上」。


我們擁有一個普世的景觀;然而,在起初,猶太人把這預言懂做是關係到


「選民每個人」;事實上,它并沒有指出這個限度。


伯多祿在五旬節那天引用了這段經文,說明聖神已經降臨在每個人身上。


(參閱宗二17-21


岳厄爾先知宣告:「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


所謂「先知」,意味著   天主啟示的人;不是非要宣布未來的事、或講預言


不可﹔更主要的是,領導人們走   上主的道路,大力推動他們在愛主與愛近


人的事上有進步。


神諭強調的是所有的人:包括老人、青年、奴僕和使女,都將是這特殊傾注


的受益人。


在古時,奴僕和使女不被視為真正的人類,他們沒有任何權利;主人有控


他們的一切權柄。


但是,   天主不輕視任何人,他要把他的神傾注在每個人身上,也在奴僕和


使女身上;而且,賜予他們特殊的尊嚴,使他們和他們的主人同等。


而後,神諭說到,   天主介入的外在顯示:「在


上主那偉大、可怕的日子來臨以前,太陽要昏暗無光,月亮像血一般的紅」。


這黑暗及嚇人的景象,也叫我們記起加爾瓦略山(當太陽變得昏暗),緊接


而來的是救援的肯定:「凡呼求   上主名字的人必然獲救」。


必有救援;我們基督信徒知道,「   上主的名字就是耶穌,因為,耶穌在得


到光榮的時候,接受了「   上主」之名;正如伯多祿在聖神降臨日講道中所


強調的「   天主已立他為主、為默西亞了」(宗二36)。


保祿在斐理伯人書一篇卓越的經文中這樣注釋道:「耶穌貶抑自己,聽命至


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為此,   天主極其舉揚他,賜給了他一個名字,超越


其他所有的名字」(斐二 5-11)。


因此,岳厄爾的預言打開美妙的遠景,給我們一個極大的希望和鼓舞。


在福音中,耶穌高聲宣稱這預言應驗了;經文寫說:「最隆重的慶節那一天


,耶穌站著,高聲說:誰若渴了,到我這來,喝罷!信從我的人,就像經上


所說的:從他的心中要湧出活水的江河」。


福音作者指出:「耶穌說這話,是指那信仰他的人將要領受的聖神;的確,


聖神還沒有降臨,因為,耶穌還沒有受到光榮」。


耶穌介紹他自己就是那位能滿足人內心深處渴求的人。


身為人要配得上這名字,我們必須有深入的渴望;我們不該留在消費、享樂


的物質層面;該渴望正義、和平、喜樂,與


天主結合;因為,他是和平、喜樂和愛的泉源。


耶穌親自介紹他是那能夠滿足這些渴望的人﹔所以,他說「誰若渴了,到


我這來喝罷!


信從我的人,就像經上所說的從他的心中要湧出活水的江河」。


利用耶穌這個能力的條件是相信他;我們必須懷著信德走向他,那麼,他會


滿足我們內心最深處和最高的渴望。


耶穌應許的實現有一個條件:他必須受到光榮。


福音作者注意到:「聖神還沒有降臨;因為,耶穌還沒有受到光榮」。


當從他的心中湧出活水的江河時,耶穌要受到光榮;所以,福音的這段話與


耶穌的肋旁被刺透這一幕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若望福音中,我們清楚地看到,耶穌受光榮,不只是發生在他復活和升天


時,在他受難時已發生了。


在面對苦難之前,耶穌向   父祈禱,啟示了苦難的意義說:「


父啊!求你光榮你的子,好叫子也光榮你」(若十七 1)。


父通過苦難光榮子,特別是通過肋旁被刺透來光榮他。


耶穌死後,一位百夫長前來,用長槍刺穿他的心;於是,耶穌的心湧流出血


和水來。


福音作者為這事件所感動,他十分堅持它的重要性;因為,他已明白,這不


期然與血混合的水,代表聖神。


耶穌以他的苦難和他所傾流的血為我們謀得聖神的活水;從耶穌的心中湧出


了活水的江河;這樣,我們才可以領受聖神,以潔淨內心和聖化自己,充滿


神性的愛。


這觀點把聖神降臨節與耶穌的苦難緊密相聯;但是,接連發生的事件好像把


它們分開了。然而事實上,它們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苦難產生復活,復活


則產生聖神的傾流。


這一切都有賴於耶穌聖心的愛,因為,他把苦難轉化為無限的愛及神性愛的


賜予。


在讀經二保祿強調「我們擁有聖神的初果」。


現在,尚未達致圓滿;只有在永恆生命中,我們才能獲得。


雖然如此,聖神臨在我們內如保祿宗徒多次提到的,我們是聖神的宮殿


(格前三16,六19;格後六16弗二21;弟後一14而且,聖神孕育我們


的精神與內在的生命。


聖神格外來協助我們的軟弱,引導我們舉心向   天主祈禱。


保祿以人性的口吻承認,我們無能力好好祈求;甚至,我們不知道如何祈求


才對。可是,賜給我們的聖神,是我們真正祈禱的泉源


保祿確認,我們心內在嘆息;因為,聖神在我們內嘆息,并且,使我們等待


成為義子;也就是說,等待我們的最終情況,在永恆的光榮中,完滿地成為


義子的時刻;那時,我們的身體必獲拯救。


聖神將信、望、愛三德放在我們心內,特別是,把對此三德的強烈渴望置放


在我們心中;因為,它們是靈修進步和屬靈生活的條件。


如果,一個人沒有這種精神上的渴望,他不是一位真正的基督徒,不能領受


天主的恩寵;正因為他不盼望,這些恩寵,也就向他們關閉。


但是,聖神以「不可言喻的嘆息」將這些深入的渴望放在我們心內,於是,


我們的祈禱才真能受到   天主的悅納。因為,如保祿所言,「那洞悉心靈的


天主知道聖神的的意願是什麼」,同時,欣然予以接納。


我們必須意識到,為完滿地度我們的基督徒生活,需要聽從聖神的指引,以


強烈的渴望準備去領受那把美善、尊嚴和寬仁放在我們生命內的


天主的恩典。


藉著因耶穌的苦難所獲得、并在五旬節當天傾注給我們的聖神,我們可以成


為由同一耶穌的神所鼓舞的真正基督徒。 


                                          (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