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
乞丐到小王家乞討;小王給了他十塊。
第二天,乞丐又去;小王又給了他十塊;這樣持續兩年。
有一天,乞丐來了,小王只給他五塊。
乞丐:以前,你都給十塊; 怎麼現在給五塊?
小王說:我結婚了。
乞丐一巴掌打過去: 媽的,你竟拿我的錢去養你老婆?
啟示:
當提供免費服務讓客戶成為一種習慣,這種服務就不再是
優勢,卻是劣勢。
【夫 妻】
夫婦逛商場;太太看中一套高檔餐具,堅持要買; 丈夫嫌
貴,不肯掏錢。
導購一看,悄悄對丈夫說了句話;他一聽,馬上掏錢。
是什麼讓他立馬轉變?
導購員對丈夫說:『這麼貴的餐具,你太太是不會捨得讓
你洗碗的』。
啟示:
人的觀念,沒有什麼不可改變;關鍵是角度,要善於揣摩
客戶心理。
【班花】
女生公開投票、選班花;相貌平平的小梅發表演說:如果
,我當選;再過幾年,在座姐妹可以向自己先生驕傲地說
,上大學的時候,我比班花還漂亮!
結果,她全票當選。
啟示:
說服別人支持你,不一定要證明你比別人都優秀;是要讓
別人覺得,因為有你,他們變得更優秀、更有成就感。
【個人與團隊】
老師問弟子:一滴水,如何能不乾枯?
弟子沉默不語。
老師說道:一滴水,風可以將它吹乾、土可以把它吸乾、
太陽可以把它蒸發,要想要不乾枯,只有讓它融入大海。
啟示:
一個人無力獨撐天下;要想獲得成功,就得學會與人合作
;獨木難成林。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再強大的個人都不如一個團結的組織。
【比耐力】
兩隻烏龜在田邊相對,一動不動;老農對一旁的專家說:
牠們在比耐力,誰先動,誰就輸了。
專家指著一隻龜殼上有甲骨文的烏龜說:據我多年研究,
這隻烏龜已死了五千多年了。
另一隻烏龜伸出頭來說:死了,也不說一聲;害得老子在
這裏乾等。
裝死的烏龜大笑說: 你輸了吧;專家的話你也聽!
【三人出門】
三人出門;一帶傘、一帶拐杖、一空手。
回來時,拿傘的,濕透 了;拿拐杖的,跌傷了;第三個人
好好的。
原來,雨來時,有傘的,大膽地走,卻被淋濕了。
走泥路時,拄拐杖的,大膽走,卻常跌倒。
什麼都沒有的,大雨來時,他躲著走;路不好時,小心走
;他反倒無事。
啟示:
很多時候,人,不是跌倒在缺陷上,卻是跌倒在優勢上。
【頓悟】
老師問:有個人要燒壺開水;生火生到一半時,他發現柴
不夠;他該怎麼辦 ?
有的同學說,趕快去找柴;有的說,去借、去買。
老師說:『為什麼不把壺裏的水倒掉一些呢 ?』
啟示:
同學頓悟,世事總不能萬般如意,有捨,才有得。
人生的許多尋找,不在於千山萬水, 就在於咫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