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期,聖座第二場默想:
耶穌聖誕,我們要布置內心的馬槽
十二月二十二日,在保祿六世大廳,教宗府講道神師
坎塔拉梅薩(Raniero Cantalamessa)樞機帶領了
將臨期第二場默想,樞機以『那信了的人是有福的』
為主題,談到西方國家編造出神話故事和人物,以此
取代福音內涵的傾向。
時間一久,布置耶穌聖嬰的馬槽不再是聖方濟各表達
的內涵,經常成為一種藝術或表演的形式,讓人欣賞
外觀場景,沒有奧蹟的含義。
當天上午,在保祿六世大廳,教宗方濟各和聖座人員
聆聽了樞機的講道。
這場默想的主題為『那信了的人是有福的』(參閱:
路一45);坎塔拉梅薩樞機表示,梵二大公會議談到
聖母瑪利亞時指出, 天主之母在信仰旅途上前進(
教會憲章58號)。
的確,瑪利亞不是一次而永遠地相信了,她是在信德
中行走,並在信德中進步。
儘管在她的生活中發生了內心看似矛盾的事,而且也
不理解,在絕望中,她仍懷著希望相信了;因此,她
成了『萬民之母』。
由此談到此時的耶穌聖誕期,樞機說,西方國家編造
了許多人物和活動,為從耶穌聖誕的隆重慶節中除去
各種涉及福音和虔敬的內容,使這慶日簡化為純粹的
個人和家庭節日,以許多神話故事和編造出的人物形
象取代耶穌聖誕的真實人物,有人甚至要改變這慶日
的名稱。
這些創舉的藉口是:有助與其他宗教的信徒,實際上
是與伊斯蘭教徒和睦共處。
樞機指出,事實上,這是一種世俗主義的藉口,不願
意有這些象徵,而非出於穆斯林。
樞機引述《可蘭經》中關於耶穌誕生的章節,其中有
描述天使向瑪利亞報喜的情節。
樞機強調,對耶穌和聖母瑪利亞的尊敬,促使阿布扎
比的酋長於幾年前決定,將先前以穆罕默德˙本˙扎
耶德(Mohammed Bin Zayed)酋長命名的清真寺
改名為『瑪利亞、耶穌之母清真寺』。
因此,布置馬槽是一種有益處和美好的傳統;但是,
我們不可滿足於只注重外在傳統的馬槽,我們必須給
耶穌準備一個不一樣的馬槽、一個內心的馬槽。
瑪利亞和若瑟不停地、奧秘般地敲門,如同白冷城的
那個夜晚;在《默示錄》中,復活的耶穌親口說道:
『看,我立在門口敲門』(默三20)。
樞機由此邀請眾人向耶穌敞開心門,讓我們的心成為
耶穌聖嬰的搖籃,讓祂在這冰冷的世界上感到我們的
愛和我們對得救贖的無比感恩!
坎塔拉梅薩樞機指出,這不是腦中虛構的詩情畫意的
美景,是人生中最艱巨的事業。
實際上,在我們內心有許多接待賓客的位置;但是,
主人只有一位。
迎接耶穌誕生,意味著要讓自己的小我死去,或至少
重新作出決定,不再為我們自己,是為那一位活著,
祂為了我們降生、死亡及復活。
無神論存在主義有一句話說:『 天主在那裏誕生,
人就在那裏死亡』;樞機表示,這是實話,但是,死
去的是陳舊、腐朽及終將死亡的人,誕生的則是生於
正義和真正聖德的新人,最終將獲得永生。
最後,坎塔拉梅薩樞機表示,這個事業不是過了耶穌
聖誕節就會結束,是隨著耶穌聖誕節能夠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