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行動與默觀

 

創十八     1~10;哥一     24~28;路十     38~42

 

小德蘭福傳之友 」曾慶導神父讀經反省

 

今天的第一篇讀經和福音都教導我們「好客之道」

;「好客之人無意中可能接待了        上主的天使」,

這一句西諺,就是從今天亞巴郎和撒辣好客的故事

引申出來的,彰顯了行為正直的人必蒙        上主眷顧

的真理;這鼓勵我們多行善事、多多關懷弱小。

今天的福音故事,乍讀之下,可能,我們會替瑪爾

大     (曼德打抱不平:瑪利亞     (瑪麗怎麽可以撇

下瑪爾大,讓她一人忙碌,自己卻不動一根指頭,

只顧著和耶穌聊天?

而且,主耶穌也好像是非不分,居然,站在瑪利亞

那一邊批評瑪爾大     (雖然是很溫和地

主耶穌真的是非不分、不明究理嗎?

有客人到我們家裡來吃飯,總不能沒有人陪客人,

主人全家都在廚房裡做飯,讓客人一人坐在客廳裡

呆呆地等吧?

陪客交談和在廚房裡張羅都是必不可缺的「待客」

之道,就如今天亞巴郎一樣,他吩咐妻子撒辣和僕

人做餅、煮肉,自己則在樹下侍候客人。

客人來做客,應該得到主人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的款

待;這不表示精神比物質更重要、或物質比精神更

重要;人是精神和肉身的合一體。

今天,主耶穌溫和批評瑪爾大的原因,不是因為她

忙碌工作,是她工作的態度有些問題,這態度使她

口出怨言,生氣地批評瑪利亞,甚至,批評主耶穌。

一方面,她可能認為自己的工作是最重要的、認為

瑪利亞沒有做事、或瑪利亞所做的沒有價值;這是

一個「自傲」的態度。

另一方面,她可能認為,自己在廚房裡的工作比較

低賤,沒有多大的意義和光榮,是一個「負擔」;

因此,做得心不甘情不願,能少做一點就少做一點

,甚至,為主耶穌多做一點也是負擔及委屈。

別人     (瑪利亞所做的才是「高貴」的,這種缺乏

敬業、樂業的精神,是源自一個自悲、自憐的心態。

自傲和自憐是一體兩面,表現出來的就是批評別人

沒做事,或埋怨世界對我不公平!

傳統上,也常把瑪爾大和瑪利亞看做兩種不同的靈

修方式,瑪爾大代表的是行動的靈修,如:在外宣

講、行聖事、扶弱濟貧的社會服務或家庭生活。

瑪利亞代表的是默觀的靈修,如:在隱修院的修士

、修女、或每天花時間在靜默祈禱上。

其實,行動與默觀的見證都是教會需要的,也是每

個人都需要的。

「行動」的重要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在今天

看重「生產力」的價值觀裡,我們容易犯的錯誤是

瑪爾大的錯誤:把默觀祈禱和刻苦的隱修生活看做

沒有用、沒有做事。

其實,隱修土們的祈禱和刻苦是現世需要,或者說

,是更需要做的事。

現在的人很多不懂得祈禱或不祈禱;然而,隱修士

們每天長時間地為世界祈禱,可以說,他們的祈禱

不知多少次使世界避免了可怕的災難     (參看下一

主日的讀經

此外,隱修士每天過艱苦的生活,他們守齋、有意

識地避免世間的享受等,在在都是效法受苦的基督

、和祂一同受苦,如讀經二說的:「為了基督的身

體、教會,補充基督的苦難所欠缺的」。

這裡,保祿並不是說基督為救贖世人所受的苦不夠

,他是根據基督奧體的道理來說的。

基督升天後,不能受苦;但是,在祂為「頭」的奧

體教會內,祂仍要受苦     (參宗九4~5

直到世界窮盡,基督的這種苦楚是受不完的,這就

是保祿所說的,基督所欠缺的,信友可補充、應該

補充的痛苦。

靈修上還有一個講法就是,「先做門徒、後做宗徒

」,有如先修身、齊家,再去治國、平天下。

主耶穌的門徒和師傅一起生活了三年,先做學徒,

才被派遣去『向萬民傳福音』。

保祿三次向外邦人傳教前,他先在阿拉伯地方避靜

、祈禱;我們要做傳福音的宗徒前,同樣應與基督

建立親密的個人關係,先傾聽主要我們做的,才能

把基督的福音帶給別人;沒有前者,是無法做好後

者的。

這就是為什麽主耶穌今天說瑪利亞選了「最好的一

份」;沒有這一份,其他都是妄談。

沒有深沉的祈禱、默觀生活,我們『行動的能源』

是會很快枯竭的,很快就會像瑪爾大一樣煩躁、埋

怨、批評。

無論如何,行動與默觀不是對立的,是一體的兩面。

最後,我們每星期來參與彌撒,實際上,也是在做

瑪利亞的事,特別是在彌撒的聖道禮儀,我們坐在

耶穌腳前、聆聽祂的聖言,是為了在彌撒結束後的

生活中能按照主的教訓行動。

在彌撒中,我們更享用了『不是瑪爾大準備的,是

主耶穌以自己的體血所做的』盛宴,好能使我們有

活力地、喜樂地行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