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提出『外交使命的十誡』
聖座大使應當成為 天主的人、教會的人、擁有使徒
熱忱的人、修和的人、教宗的人、積極的人、服從的
人、祈禱的人、力行愛德的人及謙虛的人;六月十三
日上午,在梵蒂岡接見一百零三位聖座駐外代表時,
教宗向他們提出這十項勉勵,並稱之為「十誡」。
聖座大使首先要做一位 天主的人,在一切事上跟隨
天主,喜樂地遵守 天主誡命,為 天主的事務而活
,自由地奉獻自己的一切所有,慷慨接受因信仰而來
的苦難; 天主的人既不騙人,也不嚼舌根,卻保持
心神潔淨,盡力在 天主面前「聖潔無瑕疵」(參閱
:弗一 4)。
聖座大使也是教會的人,遠離惡僕的誘惑(參閱:瑪
廿四48~51),不欺壓聖座使館的其他合作者,卻要
做一位「父親和牧者」。
聖座大使更不能貪圖奢華,那是「負面的見證」。
教宗指出,教會之人的最大榮耀莫過於做『眾人的僕
役』;聖座大使要謹記:「人靈的得救是教會的至高
法律、教會一切行動的基礎」。
再者,聖座大使必須懷有使徒熱忱去「傳揚福音」。
教宗引用聖國柏(Massimiliano Maria Kolbe)的
話說:「我們使徒使命的主要任務,將是設法使更多
人靈得救和成聖」;然而,聖座大使面臨的危險是「
在政治或外交算計,甚至是在『政治正確』之下膽怯
或冷淡,拒絕福傳」。
身為「修和的人」,聖座大使必須「公正客觀」,為
所有人的益處著想。
同時,聖座大使的職務並不淩駕在地方主教的職權之
上,卻要透過友愛,謹慎的建言,尊重、促進並支持
地方主教的職務。
聖座大使並不代表自己,是代表伯多祿繼承人,所以
,他是「教宗的人」,在派駐地的信友團體和百姓當
中「象徵教宗的臨在」,「有如基督在世代表與當地
人民之間的橋樑」。
因此,聖座大使必須探訪教宗去不了的地方,向民眾
保證基督與教會的關懷。
此外,聖座大使也要熟知教宗的思想和指示,並隨時
向教宗匯報派駐地的教會和社會政治變化及現況。
聖座代表絕不能在背後批評教宗。
做一位積極的人,意味著懂得因時制宜,將理想化為
現實,處變不驚,從容以對,扭轉劣勢,甚至,懂得
寬慰逆境中的人。
服從則是與自由密不可分的美德:「唯有在服從福音
時,才能達致圓滿的自由」;基督徒和聖座大使蒙召
跟隨納匝肋人耶穌的生活方式,效法祂對 天主父的
開放與服從。
而且,對 天主的服從與對教會和長上的服從緊密相
連;「要求別人服從,自己卻不服從,乃是一種負面
的見證」。
聖座大使必須是一位「祈禱的人」,與耶穌親密無間
;每位主教的首要之務都是專務祈禱,並為真道服役
(宗六 4)。
教宗對聖座大使說:「缺乏祈禱,我們會變成普通的
官員,心情不悅、倍感挫折。
祈禱生活是照亮其餘一切及整個聖座大使工作和使命
的光芒」。
力行愛德是教宗對聖座大使的第九項勸勉,教宗說:
聖座大使的工作不該局限於例行公事;公務固然重要
,卻絕對無法讓你們的使命碩果纍纍。
為此,聖座大使必須投注心力在愛德善工上,尤其是
對窮人和受排斥的人;唯有如此,才能全然實現你們
的使命,成為父親和牧者。
在這方面,教宗特別叮囑聖座代表們「當心收受禮物
的危險」,以免失去客觀立場和自由。
最後,教宗引用聖庇護十世教宗牧職期間的聖座國務
卿德爾瓦爾(Rafael Merry del Val)樞機的《謙卑
禱文》來闡述謙卑的美德;這篇祈禱文祈求耶穌幫助
我們擺脫種種欲望和恐懼,並為他人的益處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