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比喻 (谷四26~34)
張春申神父 著
耶穌在公開傳揚天國來臨的生活中,以言以行完成祂的
使命。
四部福音中,耶穌主要的行動是施行奇蹟,而且,訓誨
人群時,應用了很多比喻;馬爾谷福音只是記載了極少
的一部份比喻,瑪竇與路加福音中保存更多的比喻。
在講到今天福音中兩個簡短的比喻之前,我們先概括地
說明一下耶穌的比喻。
比喻,是我們日常談話與講解時常用的一種方法,最為
基本的是應用比喻將一件比較複雜的事說明清楚,使人
能夠舉一反三;比如,我們不易懂悟天堂是多麼幸福,
耶穌以喜宴來加以比較,於是,人們就會揣測:天堂是
得救的善人聚合在一起慶祝永遠的生命。
不過,比喻也不完全是為了說明一件比較難懂的事情,
有時,事情本身並不難懂,如果,應用一個比喻來說,
能夠更娓娓動聽,增加氣氛,產生深刻的印象。
比如,耶穌所講的浪子回頭的比喻,其內容主要是
天父的仁慈、憐憫;可是,透過這個有名的比喻,人人
聽了都內心激動, 天主慈愛的肖像活潑地出現在腦海
之中。
不但如此,比喻也具有暗示的作用;若是不便說明,可
以應用比喻使人心中有數。
福音中好多比喻,耶穌用來暗示那些反對祂訊息的人;
比如,浪子回頭的比喻中,耶穌以抱怨父親的長子暗示
經師和法利塞人,他們反對耶穌宣講 天父仁慈憐憫、
寬赦稅吏與妓女,是多麼心硬呀!
總之,耶穌應用比喻宣講,含有多種作用;簡括而論,
四部福音中所有的比喻,其主題都是耶穌宣講的天國。
「天國的來臨」,是罪人與貧窮人的喜訊,天國有所要
求,並在末日圓滿完成。
由於耶穌只宣揚天國的使命,因此,比喻都講論天國,
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今天馬爾谷福音中的兩個簡短比喻,都與耶穌自己以及
祂宣講的天國有關。
耶穌與祂的一些門徒開始在加里肋亞宣講,由於他們的
出身都不顯赫,沒有受過當時經師的教育,所以,不免
有人嘲笑他們沒有自知之明,妄想完成超過自身能力之
事;或者,有人輕視這個滄海一粟的小團體,絕不能有
什麼成就。
在這背景上,我們讀第一個比喻,便知道耶穌正在說明
:天國來臨且發揚光大,屬於 天主的能力,神妙莫測
,不是人能助長的。
耶穌自己也只求:願禰的國來臨,願禰的旨意奉行在人
間如同在天上;祂只是接受 天父命令,宣講天國來臨
的訊息,至於天國怎樣實現在人間,是 天父的計畫。
不過,耶穌同時也深知,既然 天父派遣祂宣講天國,
就一定會完成,如同種子自然生長果實,先發芽、後吐
穗、最後長滿了麥粒。
至於第二個比喻,在同一背景上,耶穌一方面承認自己
的團體只是滄海一粟,好像芥菜子一般;但是,也同時
肯定,在 天主救恩計畫中,接受天國喜訊的團體定會
蓬勃生長。
今天看來,這兩個比喻實在是清楚地證明天國傳揚廣遠
之事實。
最後,耶穌每次應用比喻宣講,都能針對聽眾的生活情
況、瞭解能力,同時也自然地引起他們的反應而產生生
活的抉擇。
即使在今天,不少比喻都還能使人產生同樣效果。
我們聽了這兩個簡短比喻之後,又有什麼反應呢?
反省與行動:
耶穌常用比喻宣講天國;我能明白其中的深意嗎?
今天福音中的兩個比喻,為我有什麼啟發?
在傳揚福音時,我也會運用比喻嗎?
禱文:
請為世界的安定與和平祈禱
許多國家為爭取民主自由,仍不惜犧牲性命,奮戰不懈
;歐洲經濟危機,也仍威脅著世界的經濟體系;祈求仁
慈的 天主降福所有相關的政府,都能用最大的智慧,
幫助世界恢復安定的秩序與和平。
請為畢業生祈禱
又將是畢業時節,許多畢業生即將踏出校門,進入社會
;祈求仁慈的 天主降福每一位畢業生都能找到理想的
工作,奉獻所學,造福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