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奉獻生活,並非苟延殘喘,是新的生命;那是
上主與子民的鮮活相遇、是每日盡忠服從的召叫」
;二月二日、獻耶穌於聖殿慶日,傍晚,在聖伯多
祿大殿為度奉獻生活者主持彌撒時,教宗方濟各如
此表示。
當天禮儀選讀的福音路二22~40展現出,耶穌前去
與祂的子民相遇;教宗解釋道:「這是一個相遇的
慶日: 耶穌聖嬰的新意與聖殿的傳統相遇;聖母瑪
利亞和大聖若瑟這兩位年輕人,與西默盎和亞納這
兩位年長者相遇」。
教宗表明,度奉獻生活者應當每天與生命的主相遇
,「與 上主的相遇乃是泉源」,回溯泉源意味著
「重新燃起初愛,書寫我們與 上主的愛情故事」。
這不只是度奉獻生活者的私人課題,也對
天主子民有所裨益;因為,「度奉獻生活在教會內
綻放花朵、花團錦簇」。
這段福音顯示,「 天主與子民的相遇具備起點和
終點,它從聖殿的召叫開始,最終抵達聖殿內的異
象」。
教宗闡明,召叫具有雙重層面 :
首先是、法律的召叫:大聖若瑟和聖母瑪利亞前去
聖殿滿全法律的規定;這並沒有強制性,耶穌的父
母不是被迫前去的,是為了回應 天主的召叫」。
其次是、聖神的召叫:西默盎和亞納在聖神的感動
下談論聖神、讚美 天主。
對度奉獻生活者而言,他們蒙召實踐雙重的服從:
一方面要服從法律,過著井然有序的生活;另一方
面要服從聖神,在生活中實踐新事物」。
與 上主的相遇遂由此萌生,聖神揭示
上主;但是,子民得日復一日地接納祂;「再怎麼
偉大的神恩,倘若,沒有規律的生活,也無法結出
果實」。
教宗接著引用耶穌在加納婚宴化水為酒的事蹟做為
服從的例子,教宗說:「 天主召叫我們透過忠誠
於具體事務從而與祂相遇,諸如:時常祈禱、參加
彌撒、辦告解、行愛德以及每日誦讀 天主聖言。
這些都是具體事務,就像是在度奉獻生活中服從長
上和會規;若是懷著愛遵守法律,聖神便會突然地
降臨,帶來 天主的驚喜,一如在聖殿和加納那樣
」。
由召叫萌生的相遇,在異象中達到高峰;西默盎從
耶穌聖嬰身上看到了救恩、看到了 天主的簡樸,
並接納祂的臨在。
度奉獻生活是教會內先知性的神視:「那是看見
天主臨在於塵世的目光、那是高喊『有主就滿足』
的呼聲、那是不顧一切發出的讚美」。
最後,教宗總結道:度奉獻生活即為帶給
天主子民喜樂的讚美以及揭示重要大事的先知性神
視;若能如此,就會激勵人人對抗平凡庸俗、靈修
生活品質下降、安逸度日、自怨自艾以及因循苟且
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