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殉道聖人以生命為主做證
(聖趙榮司鐸及同伴殉道節日)
讀經一 智慧書三 1~9
答唱詠 詠一二五 1~6
讀經二 伯鐸前書四 12~19
福音 若望福音十二 12:24~26
默想
我們常常看到有一幅春聯是這麼說的「積善之家慶有餘」
,它說明了中國人做好人、行善事的渴望。
但是,好與善的內涵是什麼呢?
對父母及長輩來說,好與善可能是小孩子聽從他們的教導
和訓誨。
對經理和管理者而言,可能是,如期完工和有效率的增加
產能。
對公僕和從事服務業的人員,好與善,應該指的是能夠為
納稅人和消費者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服務。
對教會的領導人來說,好與善,可以等同於「
天主為先,熱愛生命,家庭為重」。
無論如何,對於好與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套衡量的標
準。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提到了一位善人,從這一位善心的
撒瑪黎雅人身上,至少,我們可以注意到三件事情 :
善與同理心
同理心是一種能夠同情正處悲慘情況的人的態度,它意味
著,感受到別人的感受。
同時,同理心不是某一類型的人就一定會有的。
那位司祭、肋未人都是猶太人,甚至,那些強盜可能也是
猶太人;但是,卻是那位猶太人的敵對者撒瑪黎雅人,是
他同理了那位被打的不幸旅客。
在這裡,善,就是能夠意識到和欣賞自己和其他人所共有
的人性;這個共通的人性不會因為信仰、規條、風俗、膚
色就有所不同。
善與行動
那位善心的撒瑪黎雅人不只是在路邊同情那位猶太人,他
「立刻上前,在他的傷處倒上油與酒」;他甘心情願地把
自己的計畫和所關心的事放到一邊,只因為這位被擊傷的
人需要有人照料。
他允許自己成為次要的;因為有一個珍貴的生命需要他。
善與「致虛意識」
這一位撒瑪黎雅人的善舉,完全地說明了人應當如何效法
基督的空虛自己。
在這個救助的行動中,他不只是付出行動和時間,更是為
了別人便空虛自己;在包紮了這位受傷的猶太人之後,他
「又扶他上自己的牲口」,自己走路,牽引著牲口,把這
位可憐的人帶到客店;拿出銀錢,囑咐店主小心照料他。
在他應允了店主說:「不論額外花費多少,等我回來的時
候,必要還給你」之後,他才繼續他本來的路程。
谷十18耶穌曾經說過:「除了 天主,沒有人是善的」。
讓我們細細思量,其實, 天主就是最真實的、善心的撒
瑪黎雅人;雖然,祂無限尊威和神聖,可是,祂仍然同情
和同理我們。
雖然,祂是永恆的,在這個暫時的世界上,祂仍然隨時以
「行動」答覆我們的需要。
雖然,祂高高在上;但是,祂仍然為了我們的得救,就「
空虛」自己。
耶穌自己就是 天主的同理、行動和空虛的標記;因此,
祂就是善、祂就是我們學習和效法的那一位。
反省與實踐
我對中華殉道聖人認識多少?
他們的事蹟,為我有什麼意義?
我如何改善信仰生活,好讓更多人因著我的表樣渴望認識
並皈依 天主? 作者 吳智勳神父
信友禱詞
請為中華教會祈禱
中華殉道聖人堅持信仰,以生命為主做證;祈求仁慈的
上主恩賜每一位中華教會的子民都願意成為落在地裡的麥
子,為中華教會的福傳和聖善的聖召結出豐碩的果實。
請為我們的國家祈禱
兩岸關係緊張、經濟持續衰退、年金改革失序、觀光不振
、空污戕害,台灣百姓正生活在痛苦中;祈求仁慈的
上主恩賜總統和全體執政團隊能認清國家當務之急,廣納
民意,勇於承擔責任,增進人民的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