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基督內 (乙年耶穌復活期第五主日)
宗九 26~31;若壹三 18~24;若十五 1~8
默想
「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是若望福音的一句
名言,人們都只是注意第一句,往往忽畧了第二句;教會
傳統認為,兩句都重要,如果,只看上一句、沒有下一句
襯托,好像與我們扯不上關係。
今日的若望一書及若望福音都強調「住在基督內」的重要
;就讓我們細細品味「住在祂內」這句話。
今日福音中短短幾節已提了五次這句話,目的是希望我們
緊記,必須讓耶穌基督住在我們內;否則,我們就一無所
能。
耶穌已經清楚指出,不住在祂內,便不能結果實;只可像
枯枝被拋在火裏焚燒。
當時,耶穌是對猶太人說:做亞巴郎的子孫是不夠的,他
們必須留在基督的樹幹上;為我們基督徒而言也是如此。
由於,耶穌生於巴勒斯坦,四周都有葡萄樹,就以猶太人
熟悉的形象表明,枝條一定要留在樹幹上。
今日,為那些見不到葡萄樹的人可能已脫節,我們可用另
一個現代化的比喻說明。
現今,很多人都用電腦,電腦有很多的功能及程式;無論
電腦的功能如何厲害,一離開電源,便一無所用。
耶穌猶如電腦的電源,沒有電源,恐怕再精密的軟件也毫
無用武之地。
一個人若能夠住在基督內,就會有徹底的變化;聖經中記
述,凡與耶穌住在一起的門徒都有徹底的轉變 :
若翰洗者的兩位門徒跟隨耶穌、與祂住在一起,立刻產生
具大的變化:「我們找到了默西亞」(若一41)。
當稅吏長匝凱爬上樹上觀看耶穌,耶穌對他說:「匝凱,
你快下來;我今晚要住在你家裏」。
耶穌願意住在他的家中,使他起了變化;匝凱本來是一位
心中只有金錢的人,現在,甘心把財物的一半施捨給窮人
,『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路十九 8)。
厄瑪烏的兩位門徒因為耶穌的死已失望得離開教會團體,
耶穌在路上遇見他們,兩位門徒便邀請耶穌留下來與他們
住在一起;耶穌接受邀請,結果,使這兩個人改變了,他
們興奮地回到自己的信仰團體(路二十四33)。
「厄瑪奴耳」是耶穌基督的名號,有 天主住在我們中間
的意思;為何耶穌要強調人要住在祂內呢?
整部聖經都強調,人心底存有反叛性,想獨立於
天主之外,甚至想成為 天主;這正是亞當的故事所帶來
的訊息,是人最原始的誘惑,亦是根深柢固於我們心中的
誘惑。
每當我們想成為超人時,就是重蹈亞當的覆轍;人不想隸
屬於 天主之下,可惜,人因此成為自己和罪惡的奴隸。
耶穌到來,是救贖我們,衪要求我們離開自己、住在衪內
,成為 天主的子女,得到真正的尊嚴與自由。
幾時,我們聽基督的話,去愛人時,我們就得到釋放。
福音提及住在基督內將會結果實;真正的果實並非指事業
成功、一帆風順,住在耶穌內,並不會提升我們的智商。
耶穌所指的果實是愛德的果實,我們可用今日若望一書的
話,看看自己是否住在基督內。
第一、我們是否以行動及真誠去愛人?
自己在生活中有沒有一些我們憎恨或不能寬恕的人?
如果有的話,那麼,我們的愛仍末圓滿,讓我們特別為此
事去祈求,求耶穌基督使我們住在祂內,有一份來自衪的
力量使自己能夠寬恕 。
第二、是否問心無愧?
在生活上,有沒有一些我們不能釋放的事、一些令我們感
到慚愧、令我們不自由和不斷重複犯的罪過?
是否有一些野心或佔有慾等影響著自己的愛心,使我們問
心有愧?
第三、是否在 天主前可以坦然無懼?
有沒有一些令我們恐懼或害怕的事情,例如 : 恐懼未來、
恐懼失敗、恐懼死亡?
當心裏有恐懼時,我們仍然未能圓滿地住在耶穌基督內。
在基督內結果實,並非容易之事,讓我們跟隨若望的話,
真心地向耶穌基督祈求,求衪住在我們中間,並使我們藉
著衪結愛德的果實。 作者 吳智勳神父
反省與實踐
本主日是國際聖召節,在讀經一中,宗徒們提到:「諸位
仁兄!我們該做什麼呢?」
的確,我們都是 上主 天主所召叫的人;然而,請想一
想:聖召到底是什麼?我是否曾經思索過自己的聖召呢?
聖召需要栽培及支援,我是否做到這些?
讀經二中提到,你們原是為此蒙召的;因為基督也為我們
忍受了痛苦,留下了榜樣,使你們追隨祂的足跡。
福音中也提醒我們:我們是 天主的羊,羊跟隨祂、認得
祂的聲音。
請反省、自問:我是基督的小羊嗎?
基督如何豐富我的生命?
為了回應祂的召喚,我該做什麼?
在生活中要如何跟隨祂?
信友禱詞
請為聖召祈禱
祈求全能的 天主派遣聖神與我們同在,使我們有能力分
辨自己的聖召;同時,也求主賞賜我們足夠的毅力與勇氣
,以言以行來實踐 天主對我的召喚。
請為所有的牧人祈禱
求主恩賜他們更豐厚的恩寵、堅定他們的信念,使他們時
刻不忘自己的職責,在牧養 天主子民時,效法耶穌基督
愛人的胸懷,貢獻己力,為人服務,為 天主聖愛在世做
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