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牧者懂得妥當告別他的教會;因為,他知道,
自己不是歷史的中心,只是一位自由人;他曾服務,
卻未妥協,沒有把羊群據為己有;五月三十日,在聖
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教宗方濟各如此表示。
當天的彌撒讀經取自《宗徒大事錄》,記述保祿告別
他創立的厄弗所教會,『現在,他得離開了』;教宗
稱這段讀經為一位主教的告別。
教宗說:我們每位牧者都必需告別教會;在某一刻,
上主對我們說:你去另一個地方、去那裏、到這裏、
來我跟前。
一位牧者必需邁出的一步也包括準備好妥善告別,但
是,不是告別一半;牧者不學習告別教會,因為,他
與羊群之間存在某種不好的關係,這種關係沒有得到
耶穌十字架的淨化。
保祿於是召集厄弗所教會的長老,在這個類似『司鐸
諮議會』機會上向他們告別;教宗指出,保祿宗徒的
『三種態度』 :
首先、他表明自己從未退縮;這不是一種自誇,因為
,他稱自己是最大的罪人,他知道、也承認這一點,
他只是在講述歷史。
牧者告別教會時的最大欣慰,就是回想起自己從不是
一位妥協的牧者,知道自己沒有以妥協的態度帶領教
會;這需要勇氣。
其次、保祿說,『他為聖神所束縛』,將前往耶路撒
冷,不知在那裏會遇到什麽事;他順從了聖神。
牧者懂得自己身在旅途中。
教宗說:他在帶領教會時懷著絕不妥協的態度;現在
,聖神要求他踏上旅途,不知未來會發生什麽。
他繼續前行;因為,他並不擁有什麽、並未把羊群據
為己有,他只是服務。
現在, 天主不是要我離開嗎?
我於是離開,即使不知道將發生什麽事。
我只知道,聖神在各城中向我指明說:有鎖鏈和患難
在等待我。
我不是退休了;是去別的地方服務其他教會。
我的心始終向 天主的聲音開放;離開這裡,看看
天主要求我做什麽。
這位不妥協的牧者現在成為行走中的牧者。
教宗解釋,保祿不把羊群據為己有的原因,也就是他
的第三種態度;保祿說:『我沒有任何理由珍惜我的
性命』,我不是中心,只是一位服務者。
最後,教宗祈求說:注視這如此美好的榜樣,讓我們
為牧者祈禱、為我們的牧者、本堂神父、主教、並為
教宗祈禱,好使他們的生命成為一種不妥協的生命、
一種行走的生命,但願他們不把自己視為歷史的中心
;如此,他們才能學會告別。
讓我們為我們的牧者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