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神降臨那天,毫無準備的宗徒開始宣講福音
,把他們白白領受的也白白分施給別人;五月三
十一日、聖神降臨節,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主
持隆重禮儀,教宗方濟各在講道中強調了這一點。
同時,教宗也勉勵眾人要警惕恩典的三大敵人:
自戀心態、受害者心理以及悲觀主義。
當天禮儀的讀經二格前十二 3~13反覆提及「區
別」和「同一」這兩個詞彙;教宗從這個對比展
開他的彌撒講道,闡明我們雖然各有差異,卻在
同一的聖神中彼此合一。
回顧宗徒們的背景,他們當中有靠雙手勞作的普
通百姓,像是漁夫,也有瑪竇這種受過教育的稅
吏;耶穌召叫他們時,沒有把他們變得整齊劃一
,卻讓他們保有各自的差異,並在聖神的傅油下
,使他們彼此合一。
反觀我們當今的教會,也是人人各不相同,意見
、選擇和敏銳度不一。
一個常見的誘惑是:堅決捍衛自己的觀點,認為
這觀點有益於每一個人,只贊成與自己見解相同
的人。
教宗指出,「這是我們幻想中的信仰,而非聖神
所願;聖神是我們合一的根源,祂首先提醒我們
,人人都是 天主鍾愛的兒女。
對聖神而言,我們每個人都是祂鑲嵌畫中無可取
代的一部份」。
接著,教宗談起聖神降臨那天教會的首個行動,
即:宣講;教宗說:「我們看到,宗徒們既沒有
準備策略,也沒有牧靈計畫」;在毫無準備的情
況下,宗徒們向前邁進,冒著風險走出去。
唯一激勵他們的渴望是:把自己白白領受的白白
地分施給別人;這便是合一的秘訣、聖神的秘訣
,也就是:恩典。
聖神本身是恩典,祂在白白付出的過程中生活,
從而凝聚我們,使我們參與同一份恩典。
教宗強調,「相信 天主是白白賜予的恩典極其
重要」;因為,我們信徒的為人處世之道取決於
我們對 天主的理解。
如果,我們認為 天主有所求,我們也會有所求
,占據地盤、尋求權勢;但是,我們若能意識到
,自己的所是其實是祂白白地恩賜,那麼,我們
就會渴望把生命變成一份禮物,謙卑地去愛,不
求回報地喜樂服務,帶給世人 天主真正的肖像。
「聖神是教會鮮活的記憶,祂提醒我們,我們因
恩典而生、因付出而成長」;在毫無保留、一心
奉獻的過程中,我們得以成長、茁壯。
此外,教宗也勉勵眾人要警惕恩典的三大敵人:
自戀心態、受害者心理以及悲觀主義。
自戀心態慫恿人圖謀私利,不肯為他人付出;在
當前的疫情中,自戀心態使人只顧自身需求,對
他人的所需冷眼旁觀,而且不承認自己的脆弱和
錯誤。
受害者心理相當危險,使人日復一日地抱怨自己
得不到理解,認為別人不為自己付出。
在此刻的悲慘處境中,懷著受害者心態的人以為
,沒有人瞭解自己、沒有人跟自己一樣飽受磨難。
悲觀主義則認為「付出」無濟於事,在眾人奮力
重新開始的時刻,悲觀主義危害甚钜;因為悲觀
的人認為一切黯淡無光,事事無法恢復如初。
教宗說:要是這樣想,當然無法恢復希望。
最後,教宗帶領眾人向聖神祈禱,求祂使我們牢
記自己白白領受的恩典,幫助我們擺脫自私自利
,重新燃起我們服務和行善的渴望;因為比這個
危機更糟糕的是白白浪費眼前的機會,自我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