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祂到底是誰?

 

路加福音 九 18~24

薛恩博樞機 著 丁穎達教授 譯

 

默想:

今天福音讀經的這一幕,根深柢固地存留在宗徒們的記憶

裏,想必也是他們經常回顧的內容;四部福音中,三部有

所記載,並以瑪竇福音最為詳盡。

故事發生在加里肋亞以北,靠近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和約但

河的發源地,是一個遠離路徑上人潮熙來攘往的偏僻之處

;聖史路加強調,耶穌來到這僻靜之地,主要是為了專務

祈禱。

在這遠離塵囂的寂靜時刻,耶穌終於打破沉默,開口問了

一個門徒們與祂初次相遇時起就有的問題:祂到底是誰?

這位納匝肋木匠背後隱藏著甚麼呢?

所有當年遇見過耶穌的人,心裏都有這個揮之不去的問題

,因而到處流傳著不同的揣測。

所有的揣測殊途同歸地都認為:耶穌其人非常特別,受

天主鍾愛,不亞於洗者若翰,又像厄里亞或者古時的一位

先知。

直到如今,很多人對耶穌的觀點還停留在那層面。

伊斯蘭教將耶穌視同一位偉大並且重要的先知;其他人把

祂當做一位可敬的宗教奇才,跟釋迦牟尼、梅瑟、穆罕默

德一樣,是位了不起的宗教始祖。

「你們說,我是誰呢?」

這問題的問法,不再是民意調查,是個人態度的確認。

「這幾年來,你們放棄自己的工作與家庭,跟著我走南闖

北,過著居無定所的吃苦生活。

你們跟我到今天,已經熟悉我的生活方式,聽過我對民眾

的宣講,看到瞎子復明、瘸子行走、甚至死者復生;因此

,現在,你們告訴我,到底我是誰?」

伯多祿不假思索地回答:「禰是默西亞!」

接著,他補充道:「其實,我們從跟禰的第一天開始,就

一直這樣認為」。

本來,這是門徒們心中一個懸而未決的疑問;現在,變成

一個公諸於世的事實。

「禰是    天主預許的、我們世世代代所盼望的那一位;禰

來拯救我們,使我們脫離苦難;禰是來自    天主的受傅者

(「默西亞」的本意)與基督(希臘文中「受傅者」、「

默西亞」的意思)。

耶穌與伯多祿的公開對話,使得一切撥雲見日;祂不僅親

口證實了自己的身分,並且預告了門徒們的將來。

但是,這些還來不及多加著墨,故事的發展突然峰迴路轉

;門徒們原本希望聽到人們期待已久的默西亞講述和平與

解放的到來及痛苦和哭泣的終結,然而,耶穌卻大談人子

必需受難死亡,甚至,還提到最令人費解的復活。

除此之外,如果,有誰願意繼續跟隨耶穌,必需和祂一樣

準備好承受挫折與苦難。

這一切跟他們原先所想像的默西亞來臨大相逕庭,也與他

們為自己所勾勒的願景南轅北轍。

儘管如此,門徒們仍舊樂於堅持到底;他們很快就發現,

耶穌為他們所指引的道路,是惟一正確的道路,它在日常

生活中凸顯其價值。

耶穌所教導的是正確的:凡天天棄絕自己、努力克服身上

的弱點、勤勞不輟、揹起自己的十字架(誰在生命中從來

沒有揹過十字架呢?)的人會發現,他不是孤單無助的,

默西亞、基督、救世主與他同在。

直到今天,祂實實在在就是那位救贖者。

反省與行動:

為我來說,耶穌是誰?

耶穌雖貴為    天主子,卻不是光鮮亮麗的君王,反而要受

許多痛苦、屈辱,我仍然願意揹起十字架、跟隨祂嗎?

在追隨基督揹負十字架的道路中,我如何超越一切挫折與

苦難?

禱文:

請為    天主子民祈禱

耶穌邀請我們棄絕自己、揹起十字架,跟隨祂,以獲得生

命;祈求    天主恩賜我們智慧和勇氣,能忠誠恆久地答覆

耶穌的邀請,走捨己為人的福音道路,終而獲得永生。

請為所有受苦的人祈禱

世界各地有許多人正為天災、病痛和戰亂受苦;祈求

天主恩賜他們能藉由各種有效的幫助,早日脫離痛苦的處

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