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福音的精神 (路一 1~4,四 14~21)
作者 蔣劍秋神父
德敖斐羅鈞座:關於在我們中間所完成的事蹟,已有
許多人依照那些自始親眼見過、並為真道服役的人所
傳給我們的著手編成了記述,我也從起頭仔細訪查了
一切,遂立意按著次第給你寫出來,為使你認清給你
所講授的道理正確無誤。
耶穌因聖神的德能回到加里肋亞,衪的名聲傳遍了臨
近各地;衪在他們的會堂內施教,受到眾人的稱揚。
衪來到了納匝肋、自己曾受教養的地方;按祂的習慣
,就在安息日那天進了會堂,並站起來要誦讀。
有人把依撒意亞先知書遞給衪;衪遂展開書卷,找到
了一處,上邊寫說:『 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
,衪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
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
宣佈 上主恩慈之年』。
衪把書卷捲起來、交給侍役,就坐下了;會堂內眾人
的眼睛都注視著衪。
衪便開始對他們說:「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
天,應驗了」。
「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耶穌在告訴我們,祂接受
了聖經給祂的挑戰,祂要去完成聖經託付給祂的使命,為
別人謀求自由與幸福。
近年來,讀經分享的風氣相當之盛,查經班如雨後春筍;
不少聖堂,在每天的彌撒中,也分享當天的讀經;個人的
每日讀經也相當普遍;這是非常好的現象。
我個人的經驗告訴我,大多數人讀聖經,只是把聖經當做
是一本身外之物,與自己的生活並無關聯。
有的人唸聖經,常拿聖經的章句去衡量他人、批判他人。
有的人總會在聖經的教訓中給自己找出脫罪的支持,覺得
他已超越了聖經的教訓。
有的人常會以一班常理向聖經的內容提出質問。
有的人站在心理學的立場去分析聖經;也有人用科學的眼
光去看聖經;更多的人認為,耶穌是 天主子,可以做這
、做那;我們是凡人,怎能去效法耶穌、向耶穌看齊 ?
其實,我們都知道,耶穌也是人,同你我一樣,有七情六
慾、有飢寒苦惱、有恐懼悲傷;可是,祂做人的目標是【
服務人】,為人謀福利。
祂能做的,人人都能,包括奇蹟在內。
重要的是,勤讀聖經,活出聖經的精神 ( 愛德 ) ;要能把
聖經的教誨貼在自己的內心,取其精髓來充實個人的內在
生活。這當然需要勇氣去接受挑戰。
聖經,是 天主同人講話、跟人溝通;透過讀經,我們更
能了解 天主對我們的期望。
為了落實這期望,我們就得下一番工夫,這才是讀聖經的
目的和方法;勉之 ! ( 摘自 把福音活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