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陷於不義,生不若死
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饒;農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渾具。
若一失身市井駔儈,不若轉死溝壑神骨猶清。 ( 摘自菜根譚 )
在歷史上,當處於國破家亡慘變時,很多忠臣義士寧肯為國盡忠以殉死,也不願失節
投降以求生;這就是孔孟所說的『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因為,一個人假如能保全名節而死,連枯骨都顯得特別乾淨、一塵不染;所以,當文
天祥被元兵俘虜時,至死不屈。
他所作的【過零丁洋】詩中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同時又在獄中
作【正氣歌】來抒發祂的民族正氣;在臨殉國時更留下八句【衣帶讚】說 : 『孔曰成
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可以無愧』。
所有這些只說明了一點,就是『陷於不義,生不若死』;因此,寧肯捨生取義來保全
名節。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