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
,教宗方濟各表示,教會不可貪戀金錢和權力
、不可敬拜【聖賄賂】;她的力量與喜悅來自
耶穌的聖言。
當天,第一篇讀經取自《瑪加伯書上》,敍述
以色列人在重新祝聖被外邦人和世俗精神所玷
污的聖殿時所具有的喜悅。
教宗從這篇讀經談起,評論了遭受劃一思想迫
害的人的勝利;教宗說, 天主子民歡慶喜悅
,因為,他們重獲了自己的身分。
慶祝,是世俗不會做、也不能做的事!
世俗精神至多讓我們消遣一番、熱鬧一下;但
是,喜悅只能來自對神聖盟約的忠信。
在福音中,耶穌把商販趕出聖殿時說:『經上
記載,我的殿宇應是祈禱之所,你們竟把它做
了賊窩』(路十九46)。
這裡的情況類似於在瑪加伯時代世俗精神佔據
天主位置的情況,只是形式不同。
教宗說:福音記載,聖殿首領、司祭長和經師
改變了某些東西,他們走上了墮落之路,使聖
殿遭受玷污;他們玷污了聖殿!
聖殿,是教會的圖像;教會總受到世俗的試探
、權力的試探;這權力,不是耶穌基督願意讓
教會所擁有的權力!
耶穌沒有說:『不,你們不能在這裡做這事;
你們到外面去做吧!』
祂說:『你們把聖殿當成了賊窩!』
教會若走上了這條墮落之路,結局會很慘,非
常可怕!
教宗繼續說,在教會內,始終存在腐敗的誘惑
;當教會不再忠於主耶穌、不再忠於和平、喜
悅與救恩之主時,就會貪戀金錢和權力。
這樣的事,在福音中發生,這些司祭長和經師
貪戀金錢和權力,他們忘卻了道。
為了自我辯護,說自己是義人、善人,他們以
嚴酷代替 上主的自由之道。
耶穌在《瑪竇福音》第二十三章中談了他們的
嚴酷,這些人失去了 天主的觀念,也失去了
喜悅的能力、讚美的能力,他們不懂得讚美
天主;因為,他們貪戀金錢和權力,這是貪戀
世俗的一種形式,就如《舊約》中發生的那樣。
經師和司祭痛恨耶穌;耶穌沒有將司祭和經師
趕出聖殿,只是將做生意的商販趕出聖殿。
但是,司祭長和經師勾結商販,其中有他們的
【聖賄賂!】他們從商販那裡收取賄賂,他們
貪戀金錢,敬拜這位【聖賄賂】。
福音的言辭非常犀利地寫道:『司祭長、經師
和人民首領設法要除掉耶穌』。
同樣的事也發生在瑪加伯時代;為什麽呢?
原因是這樣的:他們找不到什麽辦法;因為,
眾百姓都傾心聽祂。
耶穌的力量,在於祂的話、祂的見證、祂的愛
;那裏有耶穌,那裏就沒有世俗的位置、沒有
腐敗的位置!
這是我們每人奮鬥的目標、這是教會每日奮鬥
的目標:始終與耶穌同在、永遠與耶穌在一起
,常常傾心聽祂、聆聽祂的話;永遠不要去另
外一個主人那裡尋求安全。
耶穌說過,人不可事奉兩個主人,要麽
天主,要麽金錢;要麽 天主,要麽權力。
最後,教宗說:我們應該為教會祈禱,想想今
天的眾多殉道者,他們為了不陷入世俗精神、
劃一思想和背教,受難而死。
今天的殉道者比教會初期還多!
我們也祈求永遠不走上墮落之路的恩寵;墮落
之路通往世俗,使我們陷入對金錢和權力的貪
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