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怎 麼 看 自 己 ?
有一位牧師的女兒、她天生就是一位腦性痲痺患者,全身
不能正常的活動,且無法言語;但是,她靠著無比的毅力
與信仰的扶持,在美國拿到了藝術博士;並且,到處現身
說法、幫助他人。
有一次,她應邀到一個場合演 【寫】(因為,不能講話的
她,必需以筆代口);會後,發問時,一位學生當眾小聲
地問:「妳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妳怎麼看妳自己?
妳都沒有怨恨嗎?」
這個無心卻尖銳的問題讓在場人士無不捏一把冷汗,深怕
會深深刺傷了她的心。
只見她回過頭,用粉筆在黑板上吃力地寫下了「我怎麼看
自己?」這幾個大字。
她笑著、再回頭看了看大家後,又轉過身去、繼續寫著: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這麼愛我!
四、 上帝這麼愛我!
五、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六、我有隻可愛的貓!
七、還有……
忽然,教室內一片鴉雀無聲,沒有人敢講話。
她又回過頭來、靜靜地看著大家;再回過頭去,在黑板上
寫下了她結論:「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眾人安靜了幾秒後,一下子,全場響起了如雷的掌聲。
無數人流下感動的淚水;那天,因著她的樂觀與見證,許
多人得到激勵。
這位樂觀的腦性痲痺患者是誰?
她,就是美國南加洲大學藝術博士、在台灣開過多次畫展
的黃美廉女士。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我很喜歡這樣的
人生觀,很健康、也很愜意!
這讓我想到,《聖經》曾形容一些聰明人:『似乎貧窮,
卻是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
不是嗎?
幸福,不在於您擁有多少事物;乃在於您用怎樣的態度去
看待。
享受自己現下所擁有的一切;若能這樣,即便您看似一無
所有,也能比那些大富豪或身體健壯卻整天愁眉苦臉的人
們更快樂、更富有。
逆境,是一種祝福。
什麼時候,您才會關心自己的健康?
可能就是,當醫生對您說,您的身體機能已經壞透了的時
候。
什麼時候,您才會認真考慮顧客的需要?
可能是,您的生意一落千丈的時候。
什麼時候,您才會分配很多時間給那剛踏入青少年期的子
女?
可能就是,在知道他們犯了事、要受懲罰的時候。
什麼時候,您才會真正記掛您所愛的人,學會珍惜?
可能是,不能再見到她、或者她要離你而去的時候。
什麼時候,您才會思考生命的可貴?
可能是,一位親友去世,您參加他葬禮的時候。
您可能常常向 上帝悲嘆地埋怨:「為什麼,要給我這種
打擊?」
也許,您應該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在逆景中,冷酷無情的
不幸確實是帶來了無可彌補的損失;但是,悲劇的背後卻
潛藏了偉大的治療力量,帶引出改變。
逆境是什麼?
嘗試改善你的想法時,逆境都可以是一種祝福:
1. 每一件事背後均隱藏著正面的意義。
當我們有這個信念,許多行為都變得善良了,而不會認為
一個犯錯的行為就代表身處絕境。
2. 不要只計算已失去的東西;數數還剩下的東西。
如果不幸,身上的一半金錢掉到深海中;別企圖跳下水中
、把它全數尋回,這會弄跨您的性命。
數數您還剩下的另一半;想想如何更好保護剩下的;認真
檢視當中學會了什麼;再深思,如何運用這些已有的來做
得更好。
3. 每一次經歷,都是學習的機會。
西洋諺語說:「不幸的事情總會不斷重演,直至有所領悟
為止(A lesson is repeated until learned)」。
很多人總事慨嘆:「為什麼,受害的總是我?」
答案可能就是,因為,您仍未能從中領悟、學習得到;
上帝就會再鋪排更多「機會」,直到您真正學懂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