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七日、 天主慈悲主日,教宗方济各主持封聖
大典,宣布若望二十三世和若望保禄二世两位前教宗為
聖人。
在彌撒講道中,教宗强调:在这两位默觀基督創傷和为
祂的慈悲做见证的人身上,同时存在着充满生命的希望
和充满光荣的喜樂(伯前一 3,8)。
祈願两位新聖人教導我们,不以基督的創傷為恥,教導
我们進入 天主慈悲的奥秘中。
梵蒂岡電台将这篇彌撒講道譯成中文,全文内容如下:
这個结束耶穌復活節八日慶期的主日,以復活耶稣的光
荣創傷为纪念的中心;圣若望保禄二世将这個主日訂定
为 天主慈悲主日。
復活的耶稣首次顯现给宗徒们时,已经向他们展示了祂
的創傷;那是安息日隔天,也就是祂復活那天的晚上。
但是,我们在福音中聽到,那天晚上,多默不在场;當
其他宗徒告诉他,他们看见了主时,他回答说:如果,
他不親眼看见、并且觸摸耶稣的創傷;他不相信。
八天之後,耶稣再次顯现在晚餐廳中、在門徒们中间,
多默也在场;耶稣向多默講话并要他觸摸祂的創傷。
於是,这位直率、惯於事事親自驗證的人,在耶稣面前
跪下说:『我主!我 天主!』(若廿28)
耶稣的創傷,是信德的绊脚石;同时也是信德的確證。
为了这個缘故,这些創傷没有在復活的基督身上消失,
反而繼續留在祂身上;因为,那些創傷是 天主爱我们
的永恒標記,是为相信 天主所不可或缺的。
不是为相信 天主存在,是为相信 天主是爱、是慈悲
的、忠信的。圣伯多禄在寫给基督信徒的書信中,引用
依撒意亞先知的话说:你们是因祂的創傷獲得了痊愈
(伯前二24;参:依五三 5)。
圣若望二十三世和圣若望保禄二世都有勇氣注视耶稣的
創傷,觸摸祂受創傷的雙手和被刺穿的肋旁。
他们没有以基督的肉身为羞恥、没有因祂和祂的十字架
跌倒、没有因他们骨肉的身体感到羞恥(参:依五八7)
;因为,他们在每一位受苦的人身上看见了耶稣。
他们两位是勇敢的人,充满了聖神的坦率;他们都为
天主的仁爱和慈悲向教会和世界做了见证。
他们都是二十世纪的神父、主教、教宗,他们都經歷了
20世纪的悲剧;但是,都没有被壓倒。在他们身上,
天主更强大,对人類救贖主和歷史之主的耶稣基督的信
德更强大;在他们身上,耶稣五傷所展示的
天主慈悲也更强大,聖母母爱的關懷也更强大。
在这两位默觀基督的創傷和为祂的慈悲做见证的人身上
,同时存在着充满生命的希望和充满光荣的喜樂(伯前
一 3,8)。
復活的基督赐给門徒们的希望与喜樂,是任何事物、任
何人都不能從他们那裏奪去的。
復活的希望和喜樂,经过了空虚和掏空的熔爐,经过了
与罪人同在直到最後一刻,直到喝下那噁心的苦杯。
这便是两位圣教宗從復活的主那裏得到的礼物,他们也
将这礼物豐富地送给 天主的子民,并因而受到永遠的
感激。
这個希望与这個喜樂可以在宗徒大事錄(参:宗二42-47
)所说的耶路撒冷的首個信友團體中感受到,一如我们
在讀經二中聽到的那样。
在这個團體中,成员度的是福音實質的生活,也就是在
簡樸和友爱中度充满爱与慈悲的生活。
这便是梵蒂岡第二届大公会議做為楷模的教会的形象。
若望二十三世和若望保禄二世与聖神合作,依照教会原
有的容貌来恢復并更新教会;这是歷代聖人所塑造的教
会的容貌。
我们不可忘记,正是这些聖人们在推动教会,使之不斷
前進、不斷成長。圣若望二十三世在召開大公会議时,
表现出对聖神小心翼翼的顺從;他任由聖神带领。
对教会,他是一位牧人、一位由聖神带领的引導人。
这是他对教会的重大服務;因此,我樂意把他看做顺從
聖神的教宗。
在为 天主子民的服務上,圣若望保禄二世是家庭的教
宗;正如他有一次说的,他希望人们记得他是家庭的教
宗。我願意强调这一點;因为,我们正走在朝向討論家
庭和与家庭同在的世界主教会議的路途上。
可以肯定,他一定会從天上陪伴并支持我们走这條路。
祈願这两位 天主子民的新聖牧人为教会轉禱,願教会
在这两年走向召開世界主教会議的路途上,顺從聖神,
努力为家庭的牧靈服務。
祈願两位新聖人教導我们,不因基督的創傷跌倒;教導
我们進入 天主慈悲的奥秘中。
慈悲的 天主时时希望、事事宽恕;因为,祂永遠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