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四日,在聖瑪爾大之家小堂主持彌撒聖祭;在彌撒
講道中,教宗方济各强调: 天主也哭泣;祂的哭泣像
那位爱子女的父親那样,即使子女大逆不道,做父親的
也永遠不会棄絕他们,總是等着他们。
当天的两篇彌撒讀經講述的是两位父親的形象:一位是
達味王,痛哭叛逆之子阿贝沙隆的死;另一位是名叫雅
依洛的会堂長,他請求耶稣治好他的女兒。
教宗解释说,達味得知兒子被殺的消息後痛哭;儘管,
阿贝沙隆和他的手下为爭奪王国、反抗達味。
最终,達味的軍隊赢了;可是,他对勝利不感興趣;他
等着兒子!他關心的只是兒子!
他是君王、一国之首;他更是父親!所以,噩耗傳来时
,他不勝悲伤;就上了門楼、痛哭。
教宗说:達味哭着说:我兒阿贝沙隆!我兒,我兒阿贝
沙隆!巴不得我替你死了!我兒阿贝沙隆!我兒。
这是一位父親的心,他從没有棄絕自己的兒子,即使他
是位强盗、仇敌;然而,他是我的兒子!。
達味没有否定他的父性;他痛哭……。
達味两次为兒子痛哭:这一次;还有另一次,就是通姦
而生的兒子将死之際;那时,他为救兒子的生命,禁食
、做補贖;他是父親!
另一位父親是会堂長;教宗表示:他是一位重要人物,
为了女兒的病,他没有因跪伏在耶稣脚前、感到羞愧;
卻是懇切求祂说: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請祢来,给她
覆手,叫她得救、回生!
他没有害羞;没有想别人会说甚麼;因为,他是父親。
達味和雅依洛都是父親。
教宗说:对他们两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兒子、女兒!
没有其他事物;唯一重要的是兒子、女兒!
这首先讓我们想到,我们在信经中向
天主说的:我信 天主父…;讓我们想到
天主的父性。 天主就是这样, 天主就是这样与我们
同在。
『可是,神父, 天主不哭泣!』
怎麼不哭?
我们记得,耶稣望着耶路撒冷哭泣:『耶路撒冷,耶路
撒冷,我多少次願意聚集你的子女,有如母雞把自己的
幼雛聚集在翅膀底下』。
天主哭泣!耶稣为我们哭泣!耶稣的哭泣,恰恰是
天父哭泣的形象,祂願意我们眾人都歸向祂。
教宗向参加彌撒的信友说:讓我们带着这两种圖像回家
:一位是達味痛哭;另一位是跪伏在耶稣脚前的会堂长
,他不怕自己的举止成为一种恥辱、讓别人嘲笑;要紧
的是他们的兒子和女兒。
藉着这两個圖像,我们说:我信 天主父…。
讓我们懇求圣神教導我们说:『阿爸,父阿!』
这是恩寵!能由衷地向 天主说:【父阿】,是圣神的
恩寵;讓我们向圣神祈求这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