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叫我能學習你的法度,受苦遭難於我確有益處。
(詠 一一九 71)
《聖詠一一九篇》披露一位基督徒對 上主聖訓的態度,
其獨特處在於盡顯了作者對聖言的孺慕倚恃,
他見到群小背離主道而熱火焚心,即使要消耗殆盡,也要維護 上主的法律
(參 詠一一九 139) ,就以176節詩歌來讚頌 上主的話語。
假如《聖詠一一九篇》真的是一個基準,見著舊約時代的人能如此深深地鍾愛著聖言,
給我們這世代的基督徒有甚麼啟示呢?
不是每一位基督徒對聖言一開始就懷有熱忱,有些人們曾身處逆境'、或遭顛沛流離,
現在熱愛聖經,遵循主道,才做證說:「我在受苦以前,徘徊岐途,但我現今順從你的
訓語」。 (詠一一九 67)
上主要貶抑我們,好使我們能開啟心目明察他的教誨。雖然,我們飽受苦惱折磨
(參 詠一一九 107) ,無端被人難為、受著壓迫 (參 詠一一九 78) 、或在困厄和悲痛中
(參 詠一一九 143) ,這些痛苦不會使聖言變得黯然失色,只要我們能投靠主,祈求他
說:「求你引導我走你誡命的捷徑,因為,這條捷徑使我非常高興」。(詠一一九 35)
事實上,不管我們當下要承受怎麼樣的悲痛,真正困擾著我們心神的,應是一些
依然蔑視 上主話語的人; 我們會哀嘆說:「我的眼淚滴滴下流有如溪水,因為,他
們全不遵守你的法規」(詠一一九 136) ,呼籲這些不義的人悔改皈依。
在撰寫《聖詠一一九篇》時,部份舊約聖經還未成書,新約聖經當然不在話下,作者中
沒有一個認識聖子是誰,也沒有人明嘹主耶穌降生帶來的喜悅和安慰,我們為何以這部
經卷來歌頌讚揚 天主的威嚴和大能呢?
如果,你有著同樣的疑慮,請捬心自問:「我們中沒有一個是生於耶穌的年代,
上主的話語能否令我的心靈歡暢呢?」不然的話,嘗試屈服於主下,默想一下:「
上主要垂顧的是誰呢﹖」
依撒意亞先知說:「是貧苦者、懺悔者和敬畏他言語的人」。(依 六十六 2)
就像在往厄瑪烏的路上,耶穌顯現給二門徒與他們談話,給他們講解聖經的時候,門徒
的心不是火熱的嗎 ?(參 路二十四 32)
耶穌的話語在我們身上,又能否產生如此奇特的果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