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全世界只有一種語言和一樣的話。
當人們由東方遷移的時候,在史納爾地方找到了一塊平原,就在那裏住下了。
他們彼此說:「來,我們做磚,用火燒透。」他們遂拿磚當石,拿瀝青代灰泥。
然後,彼此說:「來,讓我們建造一城一塔,塔頂摩天,好給我們做紀念,
免得我們在全地面上分散了! 」
上主遂下來,要看看世人所造的城和塔。
上主說:「看,他們都是一個民族,都說一樣的語言。
他們如今就開始做這事;以後,他們所想做的就沒有不成功的了。
來,我們下去,混亂他們的語言,使他們彼此語言不通。」
於是, 上主將他們分散到全地面,他們遂停止建造那城。
為此,人稱那地為「巴貝耳」;因為, 上主在那裏混亂了全地的語言,
且從那裏將他們分散到全地面。 ( 創十一 1 ~ 9 )
他遂召集群眾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
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和福音的緣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
救得性命。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而賠上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
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
誰若在這淫亂和罪惡的世代中以我和我的話為恥,將來人子在他父的光榮中,同諸聖天使降來時,
也要以他為恥。」
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人中,就有幾個在未嘗到死味以前,
必要看見 天主的國帶著威能降來。」 ( 谷八 34 ~ 九 1)
基督徒團契是教會的財富,它們以不同方式服務信仰,分享、分擔教會的使命。不過,團體在
成長過程中,常會因人的軟弱產生很多張力、分裂,甚至,走錯方向離棄原有的目標。
聖經中巴貝耳塔神話式的故事,正提供了這樣一個反面教訓:當時的人,錯誤地將創造主放在
一邊,冀望在自己中間,以人手建造的宏偉的塔城來鞏固團體。
結果,那個希望聚眾為一的摩天高塔未建成,原有的團體卻搞得四分五裂,溝通不再。
教會歷史也一再告誡我們,任何信仰團體,若其重心偏離了聚集他們的 天主,遠離了福音聖言,
把世間其他事物當做目標,或過分依靠人的力量,必然墮落為一般的世俗組織,甚至變成權力、
個人意志角力的場所。這樣的團體即使暫時維持存在,也將失去宗教意義。
基督徒團體是以耶穌為中心建立起來的;唯有緊緊地跟著耶穌,在各種事務上,依照福音教訓
細心分辨明智取捨,方能使團體健康成為一個富有生命的共融組織。
主,求祢教各個因祢的名而成立的團體,凡事都能以祢為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