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十二 1 ~ 4;詠三十三【三十二】4 ~ 5,18 ~ 20,22;弟後一 8 ~ 10;瑪十七 1 ~ 9
各位兄弟姐妹 :
在上一個主日的經文中,我們聽到原祖如何違背了 天主的命令,導致罪惡與死亡進入了世界幷殃及
全人類。但是,基督却以服從和死亡來彌補了原祖父母給人類帶來的災禍。主耶穌在面對誘惑時,以
天主的話語來抗拒魔鬼的試探;主耶穌向我們揭示身爲 天主子的真正意義,就是始終不渝地服從愛
天主的偉大誡命。如果,我們要做真正的基督徒,那麽,我們也應當學習基督對
天父的這份執著的愛,勇敢地抗拒所有可能引領我們偏離 天主聖言的事物。
今天的讀經一取自《創世紀》;在今天的讀經章節之前的記述中出現了一個值得我們省思的模式:
儘管,人們對 天主缺乏感恩之心, 天主仍然繼續降福他們。
亞當和厄娃不理會 天主保護他們的話語;加音不去面對 天主不接受他的祭品的事實;諾厄時代的
人們把 天主的恩賜視爲理所當然,沉溺於罪惡之中;巴貝耳的人民憑藉語言的恩寵,企圖建構一座
大城和一座摩天巨塔,然而,幷不是用來朝拜 天主的。
在今天的章節裏,我們看到了一個好的改變,我們聽到了有關亞巴郎和撒辣的信德旅程的記述。
天主指示聖祖到指示給他的土地去;這意味著他必須離開自己所熟悉的環境,必須離開他祖先的土地
和他父親的家鄉。他原本可以選擇留下來,居住在安全且熟悉的環境中;但是,亞巴郎能够從
天主對他所說的話中找到那份安全感。亞巴郎偕同他的父親特辣黑及一行人等啓程奔向客納罕;他的
父親特辣黑還沒抵達客納罕就去世了,亞巴郎則成功抵達了客納罕。
亞巴郎對 天主的信賴,給他帶來了許多祝福,他後來成爲一個偉大國家的始祖;
天主使他的名發揚光大。
在巴貝耳的人們想成爲偉大的民族,那只是他們的一厢情願;對那些從亞巴郎身上找到靈感和鼓舞的
人們來說,亞巴郎是 天主恩寵的泉源。
今天的讀經二取自《弟茂德後書》;保祿宗徒提醒弟茂德,也同時提醒我們, 天主在主耶穌基督內
給我們傾注恩寵的根源是永恒的; 天主給我們賜下的恩寵與救恩純粹是來自他的禮物,而不是因著
我們的努力而賺得的。
主耶穌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爲了實現 天父的救恩計畫;藉著他的生命、死亡和復活,主耶穌摧毀了
死亡,帶給了我們生命和永生。
今天的福音章節取自《瑪竇福音》有關主耶穌顯聖容的記述;這個顯聖容的故事,對許多人來說,充
滿著神秘和不解;這個事件需要進一步的解釋。
許多詮釋來自對文本結構和歷史的分析;早期的基督徒,尤其是東方教會的基督徒,十分重視這個故
事。這是一個神秘經驗,超越所有的解釋;但是,它並非超越真實和個人的經驗。瑪竇版本的顯聖容
故事所著重的是經驗而不是分析;整個事件的重點不在於在山上到底發生了什麽事,而是在山上發生
的事件到底有著什麽意義?
門徒們被主耶穌引領到山上,在那裏發生了異常的事;那就是門徒們看到主耶穌異於平時的樣貌,那
是門徒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樣子:他的面容發光有如太陽;他的衣服潔白如雪。
門徒們在這時窺見了天堂的景象,梅瑟及厄里亞正在和變換了容貌的主耶穌交談;伯多祿被這個景象
給震懾住了,他所能想到的就是,爲這些天堂的使者預備帳棚。
我們沒有被告知他爲什麽要這樣做;可惜,伯多祿的建議也完全被忽視了。
這一切的發生引領我們進入到整個故事的最高峰;有聲音從一片燦爛的雲彩中傳出來說:『這是我的
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從他!』(瑪十七 5)這個聲音說出了主耶穌的真正身分,肯定了他是
天主子和他的 天主性。
我們要注意,這裏所强調的幷不是注視那發顯聖容的主耶穌,而是聽從他;聽從他將要說出的有權威
的話語。這個事件爲門徒們來說,是一個短暫且具有震撼性的經驗;主耶穌囑咐他們,在主耶穌從死
者中復活以前,不要說出他們所看到的;只有到那時,整個事件的含意才顯露出來。
門徒們所經驗的這一切,將要引導他們去面對主耶穌的苦難經驗以及最終主復活後在另一座山上將要
賦予他們的使命。
這個顯聖容事件的重點,不在於【在山上發生了什麽事】,而是【在他們下山後發生了什麽事】。
在今天三篇經文的光照下,我們做出以下的三點反思:
(一) 亞巴郎是我們信德的榜樣
爲許多人來說,信德,本身是一個奧迹;許多人給信德下定義,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定義可以完美地
闡述信德是怎麽一回事;就如 天主是不能被限制的,信德也不能被我們的語言所限制。
法國大文豪雨果這麽寫道:『相信,是困難的;不相信,是不可能的』。
信德,是 天主的恩賜;亞巴郎聽從 天主的召喚,完全信賴 天主的指示,離開了他舒適安逸的
家鄉,把他的安全感寄託在 天主的手中。聖公會的著名作家魯益師這麽寫道:『我相信基督信仰,
有如相信太陽;我不只是看見它,我也藉著它看清楚其它一切事物。』
在這四旬期中,讓我們重新反省我們的信仰生活,幷且,祈求 天主繼續賞賜我們具有亞巴郎那種堅
定的信德,幷以信德的眼光去看待這世上的一切。
(二) 服從主耶穌的教導就是信德的表彰
基督徒的信仰,重點不在於看到主耶穌的顯現,也不在於看到什麽顯靈或奇迹;我們信仰的核心就是
去活出基督的教導,就如福音中提到的,那來自雲彩裏的聲音要求門徒們要聽從主耶穌。
基督徒的信德,具體體現在我們每一天忠信地活出基督的教導,那就是,首先要聆聽他的教導,然後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忠實地去實行。
(三)跟隨基督要求開拓我們的視野
願意過舒適安逸的日子是人的本性;沒有 天主的召叫,亞巴郎也不會離開他的家鄉;伯多祿看到
主耶穌顯聖容後也不願離開那裏。
四旬期,是一個自我反省的機會,讓我們看看我們所處的現况,也讓我們面對 天主給我們展示的那
無疆界的土地。很多人願意抓住自己現有的,躲藏在給自己設下的安全區域裏;但是,跟隨主,就是
願意隨從他的旨意和派遣。我們需要聆聽 天主的旨意,放棄自己的安全感和自我的計畫,讓
天主引導我們進入他的逾越奧迹和他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