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四日是【進教之佑】聖母瞻禮;這個瞻禮在上海佘山聖母朝聖地極受尊崇。
普世教會響應教宗的邀請,也在同一天與在中國的教會一起祈禱。
在五月二十四日這一天,全球教會爲中國 天主教徒祈禱,是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07 年欽定
的;一年後,他又爲祈禱日撰寫了【向佘山聖母誦】。
上星期三,在公開接見活動中,教宗强調了祈禱爲表達對中國信友的接近和情感是多麽重要。
關於爲中國教會祈禱和爲教會生活的意義,梵蒂岡電臺請宗座米蘭外方傳教會傳教士、漢學家
梁作祿神父談談對教宗所號召的祈禱做的反思。
梁作祿神父說:這項號召,教宗在幾年前已經提出,因此,並非針對我們在今天的處境,可是
,其意義却非常廣泛和完善。無論如何,我要說的是,在中國生活的教會同普世教會的關係,
繼去年年底進入危機後,祈禱在今天格外重要。
當局的立場尚未澄清,因此,這是個非常微妙的時刻,許多 天主教徒極爲焦慮;可見,教宗
的這項號召非常合乎時宜,在今年更是如此。
梵蒂岡電臺問:教宗在【向佘山聖母誦】中特別要求中國 天主教徒【與伯多祿這塊磐石結合
在一起】;可見,這是一篇爲合一、爲共融的祈禱…
梁作祿神父說:正是這樣,他爲這一祈禱日親自撰寫了【向佘山聖母誦】。教宗關心的是,
天主教徒不要成爲分裂的原因,而要和諧共處;他在祈禱文中這樣請求:『請將這分辨的能力
賞給您子女,使他們在任何處境中,即使是最黑暗的時刻,仍能見到
天主親臨的標記。』因此,此時,是信賴時刻。
梵蒂岡電臺問:一個半世紀以來,佘山在中國的教會是個重要地方;可以爲我們介紹一下這個
聖母朝聖地嗎?
梁作祿神父說:佘山是一塊小丘陵,海拔一百多米,位在上海市東南四十公里處;一百五十年
來,那裏是朝聖的目的地,沿著山坡向上爬,可以看見一條十字苦路。
這個獻給進教之佑聖母的朝聖地建於1871 年;目前的大殿是在上世紀1935 年完成的。
到了毛澤東的時代,尤其在文革期間,大殿同許多其它聖堂一樣被損壞;到了 1981 年才再度
開放,立即成爲朝聖的目標,朝聖者們也從中國其它地方趕來。
政府近年開發了佘山地區,把它修成一座娛樂園,要是不爲禁止宗教性的朝聖活動,也是設立
了障礙。今年朝聖者們也只限於上海教區本地,因此,許多願意到佘山的信友們遇到了困難。
梵蒂岡電臺問:對聖母的情感,在中國非常濃厚,這項敬禮在中國扎下了根?
梁作祿神父說:是的,在各省份也有其它朝聖地,信友們絡繹不絕;他們到那裏祈禱,加固信
德。對聖母的敬禮廣爲流傳,非常深入人心;聖母被視爲主保,中華的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