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聖周五 主受難


依五十二 13 ~五十三12;希四 14-16,7-9;若十八 1~十九 42


 


今天是聖週五,一個既黑暗又光明的日子。


整個教會都在紀念耶穌的苦難、聖死和安葬;教會禮儀提供給我們很多聖經上


美好的章節,做為很多小時默想的材料。


第一篇讀經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是歌詠   上主受苦的僕人的詩歌,一篇極為


美好的預言。


第二篇讀經取自新約希伯來書,叫我們記住,基督以大聲哀嚎和眼淚向


天主獻上了祈禱和懇求。


福音則敘述若望所記載的我們的主耶穌的苦難,這是一篇光榮和讚美的記述。


的確,第四部福音所記載的耶穌的苦難,不是悲哀的敘述,而是彰顯耶穌愛到


底的光榮的記載。


依撒意亞先知的預言實在令人感動,這是整部舊約聖經中獨一無二的一篇文字


,內容談到一個人為了眾人的罪而受苦;這個人忍受了可怕的痛苦,遭到無以


復加的侮辱。文中這麼說:『他沒有俊美、也沒有華麗可使我們瞻仰;他沒有


儀容,可使我們戀慕;他受盡了污辱,被人遺棄,好像一個人們掩面不顧的人


』。接著,又提到這個人為了我們的罪而接受痛苦說:『他被刺透,是因了我


們的悖逆;他被打傷,是因了我們的罪惡』。


就這樣,他為我們掙得了救恩:『因他受了懲罰,我們便得了安全;因他受了


創傷,我們便得了痊癒』。


這個人為了我們的罪而受苦;當我們看到耶穌在蒙難中受苦的時候,我們


不能忘記,他是為了我們的罪而受苦的。


那些都是產生豐碩果實的痛苦,就如依撒意亞先知書所說的:『當他犧牲了自


己的性命,做了贖過祭時,他要看見他的後輩延年益壽。他受盡了痛苦之後,


他要看見光明』。這篇預言一開始便預告了,這個人將受到不同凡響的光榮。


上主這樣說:『我的僕人必要成功、必要受尊榮、必要被舉揚,且極受崇奉』


經由苦難,耶穌正走向巴斯卦的光明。


希伯來書那段話叫我們瞭解,耶穌的苦難,乃是犧牲的祭獻;這個祭獻,不是


禮節儀式上的;因為,他不在聖所舉行,而是發生在城外的死刑。


可是,它卻是所有祭獻中最完美的。


基督身處在極度的憂苦中;他在祈禱中和完全順從   天父的聖意中,接受這個


憂苦,就如希伯來書所說的:『他雖然是   天主子,卻由所受的苦難,學習了


服從,且在達到完成之後,為一切服從他的人,成了永遠救恩的根源』。


若望福音所記載的苦難史,是一篇光榮的苦難史,以耶穌在最後晚餐結束時所


做的祈禱、也就是所謂的大司祭的祈禱做引言(參見若十七章)。


當時,耶穌像   天父祈禱說:『父啊!時辰來到了,求你光榮你的子,好叫子


也光榮你』(若十七 1)。耶穌大膽地要求受到光榮;但是,他也很清楚,這


樣的光榮是經由受難而來的。


聖若望告訴我們,耶穌從受難一開始就受到光榮;在他受難的每一幕中,都有


受光榮的一面;受難的每一幕本身看來是受盡屈辱的,其實是出人意外地受到


光榮。


耶穌在革責瑪尼山園裏,那些人卻來拘捕他,這是污辱人的一幕;因為,耶穌


被視為歹徒。然而,耶穌卻趨前,問那前來緝捕他的人說:『你們找誰?』


他們回答說:『找納匝肋的耶穌』。


耶穌說:『我就是!』


耶穌說的這幾句話,給他產生光榮的效用;因為,他一說【我就是】,那些人


便退卻,嚇倒在地。


耶穌在受難之初,便以凱旋者的姿態出現,這充分顯示了他受難的意義。


耶穌又使拘捕他的人實現他自己所說的話;他向他們說:『我已經給你們說了


我就是;你們既然找我,就讓這些人走吧!』


就這樣,耶穌完成了他先前在大司祭的祈禱中所說的話:『你所賜給我的人,


我一個也沒有失落』(若十七12)。


當耶穌被大司祭審問時,他以極崇高的尊嚴回答說:『我向來公開地向世人講


話,…在暗地裏,我從未說過什麼;你為什麼問我?你問那些聽過我的人,我


給他們講了什麼』。


後來,耶穌被一位差役打了耳光;這對他是個大侮辱。耶穌卻滿懷尊嚴地回應


說:『我若說得不對,你指正那裏不對;我若說得對,你為什麼打我?』


耶穌在大司祭庭院裏受審訊之後,被解送到羅馬總督府比拉多總督面前。


在這裏,比拉多進進出出共七次;他和猶太人講話,也和耶穌講話,始終找不


出耶穌有罪;比拉多清楚地說:『在他身上,我找不到任何罪狀來』。


從另一方面看,比拉多的審問,提供給耶穌表明自己的君王尊嚴的機會。


比拉多曾問他說:『那麼,你就是君王了?』


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我是君王』。就這樣,耶穌受到了光榮。


耶穌接著又說:『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做證』。


耶穌解釋他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卻比世上人類的任何國度更重要。


比拉多又把耶穌領到外面,向群眾說:『我在他身上查不出什麼罪狀』。


這是對耶穌清白、無罪的聲明。


比拉多指著耶穌向群眾說:『看,這個人!』


耶穌頭戴著茨冠,身上披著紅袍,威嚴無比;士兵們向他歡呼致敬說:『猶太


人的君王萬歲!』耶穌的君王威嚴,後來,又多次受到肯定;不過,目前,比


拉多只稱他是個而已。


耶穌是位理想的人、是位完人;在他的苦難中,他成了再完美不過的人;他愛


人愛到底,愛到極限。


若望福音說:『他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若十三 1


耶穌自己也肯定說:『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生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


』(若十五13)。


耶穌受審問結束之前,又出現了他的尊嚴的另一面;猶太人說:『我們有法律


,按照法律,他應該死;因為,他自充為   天主子』。


這些話讓比拉多吃了一驚;原來,耶穌還具有   天主子的尊嚴。


猶太人把耶穌帶到一個名叫哥耳哥達的地方後,便把他和兩位歹徒都釘在


十字架上。聖史若望寫說:『他們就把他釘在十字架上;同他一起另有兩個人


,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耶穌在中間』。


這一幕又彰顯了耶穌的光榮;因為,他在中間,居榮譽的位置。


此外,還有用希伯來、拉丁和希臘三種語言寫的耶穌是君王的字:『納匝肋人


耶穌,猶太人的君王』,讓每個人都可以讀、也可以瞭解。


大司祭們反對這些字,並設法取掉;但是,比拉多拒絕他們的要求說:『我寫


了,就寫了』。就這樣,耶穌的光榮再次被肯定、受到強調。


接著,耶穌又顯示他內在親情的力量;當他看到自己的母親和愛徒的時候,便


確立瑪利亞的命運說:『女人,看,妳的兒子!』


因著耶穌這句話,瑪利亞成了門徒的母親,也就是每一位門徒的母親。


耶穌隨即又對他的愛徒說:『看,你的母親!』


這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給他的徒弟們的一個美好至極的恩典。


最後,耶穌終於可以說:『一切都完成了!』這也就是說,耶穌走到了愛的盡


頭極致後,聖經上所說的如今都完全應驗了。這便是耶穌的光榮:愛的光榮、


承行   天父旨意的光榮、拯救人類的光榮。


耶穌死後,他的受光榮也以肋膀被刺透這個別具意義的方式顯示出來。


按照當時的習慣,士兵們要把被釘十字架的人的雙腿打斷;這是使人的身體變


形走樣的行為,使人不再有人樣。


可是,這個行動卻給耶穌免除了;他們不給耶穌打斷雙腿,卻有一位士兵用長


槍刺透他的肋膀,血和水便從耶穌的肋膀流出。


聖史若望很強調這個事實,他寫說:『那看見這事的人就做證,而他的見證是


真實的,他知道他所說的是真實的』。


事實上,這件不尋常的事,顯示了耶穌苦難將會產生的豐碩果實 ;我們可以說


,   天主聖父藉著這件事,在他的聖子受難結束之前,最後一次光榮了聖子。


的確,從耶穌肋膀所流出的血顯示,耶穌獻出自己的性命之舉,確實能夠通傳


生命。在聖體聖事中,耶穌的聖血把他神性的生命通傳了給我們。


至於從耶穌肋膀所流出的水,則象徵聖神的恩典;耶穌曾說:『誰若渴,到我


這裏來喝吧!凡信我的人,從他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若七37-38)。


聖史若望這樣解釋說:『耶穌說這話,是指那信仰他的人將要領受的聖神;聖


神還沒有賜下,因為,耶穌還沒有受到光榮』(若七39)。


耶穌的苦難,為我們掙得了聖神的恩典;聖若望並沒有等到五旬節才講論這個


恩典,他知道,這個恩典乃來自耶穌的苦難和聖死。使人潔淨的聖神、賦給人


生命的聖神、聖化人的聖神,這全都來自耶穌為我們所受的苦難。


最後,耶穌的埋葬,也是一個極不尋常的慷慨大方之舉給他的榮譽;聖若望提


到尼苛德摩帶著沒藥和沉香調和的香料約一百斤,這是一個極大的數量啊!


他們領取耶穌的遺體後,用香料和殮布把他裹好,就把遺體安葬在一座沒有安


葬過人的新的墳墓裏;這是對耶穌最後的一個致敬。


在結束敘述耶穌受難之際,我們可以看出,聖史提供給我們的信德的看法:


這是一個感人的看法;因為,耶穌的光榮,特別表現在他經由受苦和被侮辱而


達到極致的愛上。


另有一種非常有益的看法,那就是,耶穌所受的苦難,始終是在


天主聖意的引導下完成的,沒有任何一個細小的事件不具有意義。


天主的聖意,安排耶穌經由苦難受到光榮。


誰知道分辨耶穌受難種種事蹟的意義,就會瞭解個中的道理。


耶穌的受光榮,在他後來的復活、升天以及五旬節聖神降臨的這些事蹟中更


顯出來;然而,這一切都是因耶穌的受難而來的。為此,我們大可以欣喜、感


恩地說:耶穌的苦難在使他獲享光榮。


                                  (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