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傳時,如何處理被拒絶的情緒?
聆聽聖言
瑪十三 54~58
耶穌來到自己的家鄉,在會堂裏教訓人,以致人們都
驚訝說:「這人從那裏得了這樣的智慧和奇能?
這人不是那木匠的兒子嗎?
祂的母親不是叫瑪利亞?
祂的弟兄不是叫雅各伯、若瑟、西滿和猶達嗎?
祂的姊妹不是都在我們這裏嗎?
那麼,祂的這一切是從那裏來的呢?」
他們就對祂起了反感。
耶穌卻對他們說:「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家外
,沒有不受尊敬的」。
因為他們不信,祂在那裏沒有多行奇能。
釋經小幫手
耶穌在許多地方宣講,並行了奇蹟;有大批群眾追隨
祂。
祂知道,回到自己的家鄉,成長的背景會被放大檢視
,會遭到議論、質疑、排擠,得不到尊重。
但是,耶穌深愛自己的家鄉,不想放棄把天國的喜訊
傳報給族人的機會;祂相信,總有那句發自口中的話
語會被聆聽、被接收,在這人生命中的某個階段發揮
作用。
耶穌是有備而來的;祂信賴 天父,知道自己是誰。
祂公開在會堂宣講,承行 天主的意願;祂將心歸向
天主,那些嘲諷、貶抑的話語傷不了祂。
多少次,我們表達願意服務堂區、分享信仰;要邀請
朋友來教會共融;拖著要帶家人一起參與彌撒,卻因
被拒絶而心生退卻?
今天,我們可以引用「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家
外,沒有不受尊敬的」來鼓勵自己?
向熟悉的人福傳,確實不容易;他們可以輕易地指出
我們的缺點。
但是,耶穌希望我們探究:聽到令人不舒服的回應時
,我如何處理被拒絶的情緒?
我很擔心破壞彼此感情、不想強迫推銷信仰嗎?
我堅持將 天主放在第一位?還是也認同工作、補習
、享樂、聚會……比較重要?
我認為,宣講要精彩生動、新鮮有趣、順應潮流才夠
吸引人嗎?
我如何回應這些懷疑聲:「這人是從那裏得了這樣的
智慧和奇能?這一切是從那裏來的呢?」
當我們評論耶穌家鄉的群眾有眼不識泰山時,耶穌也
同時邀請我們要對熟悉的人懷抱好奇、欣賞、學習、
尊敬的態度,並承認 天主也許正要在他身上行奇事
品嚐聖言
「這人從那裏得了這樣的智慧和奇能?」
活出聖言
用聖言祈禱,接收 天主的愛與智慧,謹言慎行,給
最需要的親友分享信仰。
全心祈禱
天主聖神,請賜給我勇氣與智慧,耐心等待,不放棄
在熟人中福傳。
歡迎收聽語音檔,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
©2024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
歡迎使用,請表明文章來源